“我意已決”
沒多多久,92軍軍部派出數支小分隊騎著馬匹向北疾馳而去,沿途撞見許多國軍慌忙向南逃竄,甚至中途遇見過八路軍的穿插部隊。
由于后方已亂,一線的阻擊部隊明白再不撤退,自己等人就要被八路軍包了餃子,所以繼續阻擊毫無意義,索性帶領部隊撤了下來,也就導致形勢一邊倒。
侯鏡如派出四支小分隊顯然提前做好的準備,怕的就是人沒見著,小分隊自己反而搭了進去。
“參謀長,咱們的人匯報,抓到一伙92軍派來的人員,來人是侯鏡如的副官,說是要見您”李豐年說道。
“侯鏡如”副總參謀長聞言腦海里閃現過一張熟悉的面孔,他與侯鏡如是老相識,同是黃埔一期畢業生,在校期間是親密無間的同志關系。
“恐怕是堅持不下去,專門來談判的”
“讓人馬上將相關人員送過來,我要見他們”
侯鏡如雖是國軍將領,但是他是我黨早期成員,1924年受黨組織派遣加入黃埔軍校學習,當時駐滬招生組組長正是一號,兩人因此結緣。
四一二之后,追隨我黨南昌起義,部隊被打散之后,曾在翔宇同志的領導下在滬都進行地下工作,只可惜因為顧順章的叛變,最終于黨組織失聯。
如果沒有與我黨失去聯系,如今的地位和職務怎么也得是個一方大員。
侯鏡如的副官很快被送到定陶,在見到副總參謀長之后,親手遞交一封書信,副總參謀長看后喟然長嘆,不由得感慨命運無常,隨即讓人將信件保存。
“回去告訴你們軍長,他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信件我會令人專門進行封存,讓他不用擔心”
“此次交戰本不是我方本意,打來打去死傷的都是自己人,戰事進行到這個地步,已經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伱回去吧”副總參謀長說道。
攜帶侯鏡如親筆信件的只有副官一人,其他小分隊都是障眼法,待侯鏡如的副官走后,副總參謀長特意囑咐信件要保密封存。
一旁的李豐年有些不解,問道“參謀長,目前形勢大好,難道我軍就此罷手之前雙方部隊還在你死我活的戰斗,現在就要握手言和”
“就像我剛才說的,戰斗已經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況且現在形勢已變,不打反倒更好”副總參謀長說道。
前線情況很快被匯報到八路軍總部,此時就連老總等人都不知道老蔣已經有了合談的想法,當然就算老總等人知曉,也不會那么容易按照老蔣的意思來。
戰端一起,所圖目的沒有達到,豈是說停就能下來的
老蔣妄圖通過戰爭消滅盤踞在蘇魯豫皖地區的八路軍,而八路軍同樣試圖通過戰爭獲取一定的自主權。
共產黨是一個獨立的政黨,奉行獨立自主的原則,但是在華北大片區域,政權的建設往往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
以山東地區為例,隨著政權的建設,當地殘留下來的國民政府官員或者當地地主士紳往往以八路軍的地盤在陜北為由多加排斥。
與國民黨相比,共產黨缺少正統性,所以需要通過戰爭促使當地政權存在的更加合理,以形成更加強大的號召力。
“左全同志是黨內的老同志,他這樣做絕不會有私心,定然是有在電報上難以述說的機密”滕參謀長對于副總參謀長這個前任非常尊重,兩人神交已久。
老總聞言點了點頭“我當然相信他,回電冀魯豫軍區,按照左全同志的想法進行,其他人積極配合”
畢竟是多年的老搭檔,老總擔心副總參謀長輕易停戰的舉動引起其他同志不滿,所以特意讓人在回電上表明八路軍總部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