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下的那支騎兵在我們屁股后邊追了一夜,就跟一群蒼蠅似的,打又打不死,趕又趕不走,真實惡心的要命”
賀粹之提起這事就心緒難平,也不顧忌周維漢的想法,只想一吐為快“我猜你們八路軍在湖西地區兵力應該沒多少,要不是那支騎兵,你還想堵住我”
“不過成者王侯敗者賊,再困上兩三天,餓的都該走不到路,我交了兵權無所謂,左右你們八路軍不會殺我,現在這三個村子里還有上萬人的部隊,我需要為手下的兄弟負責”
“打小鬼子打了六年,當初的老兄弟沒剩下多少,但差不多都是軍官,小有身家,剩下的多是入伍不到兩年的士兵,大約有三分二是河南人,剩下三分之一多是參軍不到一年的新兵,有晉城的,有安徽的,也有豫東和皖北人”
“我知道眼下的情況,如果想要我12軍保存建制,獲得一定的獨立站自主權是不可能的,我可以去做那些老兄弟的工作,讓他們脫離部隊做一個富家翁,留下的基層官兵可以接受你們八路軍的改編”
“這樣總可以吧”賀粹之問道,或許擔心周維漢一個人無法給出明確的回復,于是又說道“你可以去跟上面的人聯系,總之我剛才說的已經是我最大誠意”
如果是周維漢率部抵達之前選擇跟八路軍談判,可以算做戰場起義,沒準還能獲得類似新八軍的待遇,保存完整的部隊建制,然后一步步進行改編,但是目前形勢已然對其不利,頂多算是戰場投誠。
賀粹之是知道老蔣正在組織人員談判,只是不知為何遲遲沒有動靜,他也知道自己現在無路可走,一旦雙方選擇談判,12軍即使沒有被八路軍消滅,老蔣也不會輕易放過12軍。
周維漢來之前對賀粹之的想法已經有了大體的估計,所以心中早就醞釀一些想法,當即說道“我既然能來,就代表我有資格做出決定,我做出的決定就會同意”
賀粹之對于周維漢的自信有些詫異,甚至是有些懷疑周維漢在哄騙他“真的”
“當然是真的,要不然我也不會來”
“據我了解,你12軍一共三個師,20師大部官兵以及22師65團、66團被我軍俘虜,大約有7000多人”
“現在跟你一起的官兵主要是81師481、482、485團以及22師64團和補充團,加一起上萬人,另外駐守老王集的486團在你的命令下,已向我軍投降,這些人照你所說以新兵居多,但是在大楊集被俘虜的那些官兵呢20師、22師的官兵中山東籍貫的老兵占多數”
“這些老兵南征北戰多年,三十五歲往上的應該不在少數,他們之后應該如何安置處理”周維漢誠懇的說道。
賀粹之也知道周維漢是帶有誠意的,否則大可此時大手一揮,極力應允但是事后再進行清算。
“那你的想法呢”
“你們原先想跨越津浦路東進山東,那里的形勢遠不如冀魯豫地區明朗,有日軍,有我們八路軍,也有聽從國民政府命令的地方土頑,所以即使你帶領這一萬人成功到了山東,也不見得能討著好”
“所以還不如留在冀魯豫,魯西南、魯西北同樣也屬于山東,今天是我和你商談,所以我會負責到底,只要有我在,你們就能安穩一天”
81師的士兵來源最為復雜且對于12軍認同感不深,所以只需要解決那些中高層軍官即可,反倒是20師、22師的官兵身上烙印太深,且山東籍貫官兵比例頗大,倒是不好解決,不過周維漢也有辦法,只要賀粹之肯配合。
“我的想法很簡單,周莊、段莊、馬家屯跟著你的這些人,按照戰場投誠來算,放下武器,保留個人財產,按理說可以慢慢改造,先不將建制打亂,但我們八路軍軍紀嚴明,不允許抽大煙,不可以賭博,不可以打罵侮辱士兵”
“如果按照我們八路軍的紀律來,恐怕日后少不了會產生矛盾,所以還是提前避免比較好,你我雙方經過雙重篩選,且本人還愿意留在軍隊的,可以進入抗大學習”
“從部隊中脫離的,我們可以分發土地,但最好像我之前說的,最好留在冀魯豫,萬一這些人跑到敵占區投敵,到時候你這個老長官面子也掛不住”
賀粹之聞言點了點頭,他頭疼的就是這些老兄弟,好在這些人都有些小錢,按照八路軍的安排,日后也不難過上富裕生活。
“普通士兵中大于35歲且沒有特殊技能的,一律按照退伍安置,地方政府同樣分土地,生活困難的可以給予特殊照顧,在當地娶個老婆,生個孩子,比什么都強”
“大楊集被俘虜的官兵,軍官統一進行勞動改造,改造合格的可以到抗大學習,日后再調入部隊任職,普通士兵該退伍就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