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皖北民情
皖北與魯西南地形地貌和人文風俗基本相同,但是穿越隴海鐵路進入皖北根據地之后,給周維漢的感覺迥然不同。
初入夏邑境內,沿途的村子一個挨著一個,全是用土墻圍著,當地人管這叫土圍子,夏收之后的田地從遠處看光禿禿的,地面上是成片的麥茬。
時至今日,我黨建立在新的根據地方面有著相對成熟的經驗,在強大的武力保證之下,皖北根據地的建立相當迅速,很多政策制度照搬冀魯豫根據地即可。
然而,周維漢從報告以及親身體會中能夠察覺皖北根據地的根基并不牢固,13旅、15旅初臨皖北,當地老百姓簞食壺漿以示歡迎,但實際上對八路軍的政策多有抵觸。
究其原因,皖北根據地并沒有進行土改,老百姓與八路軍的利益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捆綁。
一行人停在一處村子,原本在村口玩耍的一群小孩一哄而散,周維漢見狀讓田德福從包里掏出一把糖塊。
“我這里有糖塊,誰帶我去家里喝水,我就把糖塊送給誰”田德福好像是壞叔叔哄小孩子,誰料到聽到這話,小孩們頭都沒回撒腿就跑。
“哎,跑什么給你們糖塊都不吃”田德福撓了撓腦袋,感到非常納悶。
周維漢倒是看明白一些,不由得說道“別看孩子小,可是看人最準,你這一臉假笑,哪個小孩看見你不跑”
“你要是換一身日軍的軍裝,跟下鄉搞中日親善的小鬼子有什么區別”
說話間,村里烏央烏央沖出來一群人,手中還拿著各種各樣的家伙式,待看見站在村口的周維漢等人穿著八路軍的軍裝才放慢腳步。
“哎呀,原來是誤會,請問同志是哪部分的”人群里站出來一個五十上下的中年男人,似乎頗有威望,但明顯能看出仍有戒心,并沒有讓聚集的人群散去。
周維漢說道“我們是從北邊過來的,途中有些口渴,所以打算到村里弄些水喝”
在冀魯豫待的時間久了,周維漢難免帶有一些口音,男人聽到周維漢的解釋之后,上前熱情的說道“同志,歡迎歡迎,小孩子不懂事,著急忙慌的跑回家說村口來了一群騎馬的”
村里的青壯散去,在交談中得知男人叫陳老栓,是地方政府任命的陳家莊村長,周維漢一行人被請到村里戲臺子附近。
在陳老栓的招呼下,村里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午飯,陳老栓從家里地窖拿出來三個西瓜。
“當家的,你這是干什么這西瓜你不是說要留著招待縣里當官的狗蛋想吃你都沒舍得,怎么就拿出來”
說話的婦女顯然極為不舍,陳老栓倒是看的明白“嘿嘿,今天這三個西瓜準能派上大用處,你是沒瞧見,一水的高頭大馬,為首的八路軍雖然長相年輕,可是就憑這排場準是八路軍的大官”
“你去跟村里人說清楚,準備的午飯必須是細糧,咱家另外殺兩只雞,這頓飯不白準備”
陳老栓將西瓜裝在麻袋里,樂呵呵的朝著戲臺子走去,沿途想著無論如何也要將周維漢留下。
周維漢其實沒打算走,但也沒打算在老鄉家里吃飯,警衛連的戰士正在給馬匹飲水,陳老栓肩上扛著麻袋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