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土改的建議你提的對,既然已經晚了,那就不妨再往后拖一拖!”
黃泛區荼害無窮,客觀上講以當前的技術水平很難解決黃泛區土壤沙化問題,即使是脫離重災區,情況稍好的地區土壤鹽堿化也相當嚴重。
冀魯豫根據地特意派來一支技術小組前往黃泛區調研,之后提出兩個建議,其一,情況稍好的地區可以設立集體農場進行復耕,其二,沙化嚴重的地區可建設幾個沙場,以此為原材料建設混凝土廠,玻璃廠。
黃泛區復耕與根據地土改兩件事息息相關,實質的根源是人與土地,根據地土改是要將地主的土地分給貧農和雇農。
那么一個關鍵的問題需要面臨,涌入的災民分不分土地?
誰都想要一塊現成的熟地,對與當地老百姓來說,不是一個村的就是外來人,同村人尚且因為土地和水源爭的頭破血流,更何況是黃泛區過來的災民?
土地的數量是有限的,分則需要地主讓出更多的土地,也會損害當地老百姓的利益,勢必會激起人民內部的矛盾。
不分,那災民將如何安置?所以只能采取復耕政策。
周維漢站的位置高,看的更遠,想的更加清楚,這些災民到頭來吃的是從冀魯豫根據地運來的糧食,以當前皖北根據地的情況,實行以工代賑的政策反而不好,索性一股腦安排到集體化農場。
這些災民在幾年之內都會是負擔,但有了集體化農場好歹能恢復一些生產,等皖北、豫東兩地全面完成土改之后,收上來的公糧繼續養活這些災民也大差不差。
皖北根據地人心尚未歸附,土改不著急,但需要用公審偽軍頭目的方式進行震懾一眾上躥下跳之輩,只待與日軍之間的博弈結束之后,攜大勝之威進行土改。
聊完正事之后,周維漢突然問道:“老羅,你這個救火隊長是打算日后繼續在皖北工作,還是......”
羅本忠之前倒是沒考慮過自己的前途:“上級是定好北上?”
“這是自然,總體方針延州方面早有考慮,當前形勢北上是最好的發展方向,秋收之前肯定會行動!”周維漢給羅本忠吃了一顆定心丸。
羅本忠說道:“我個人意愿肯定是想跟隨主力部隊北上,當然我服從組織的安排!”
“好啊,不過你得將皖北、豫東這邊處理妥善才能撒手,這段時間多培養一些同志,可不能你人走之后,留下的攤子又出亂子!”
“明白,我心里有數,離開之前我會處理好相關事宜!”
周維漢倒不是拉山頭,而是皖北根據地鬧出來的亂子需要吸取經驗教訓,羅本忠是經歷者,未來八路軍主力部隊北上收復失地,新建立的根據地需要羅本忠這樣有經驗的同志負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