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此時,日本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向大本營提出增兵建議,要求加派2個地面師團到緬甸,1個師團到馬來亞,其他地區各有增兵,另外還迫切呼吁將緬甸的第15軍擴編為方面軍。
針對當前的形勢,日本軍部決心放棄先前以實現軍事管制和占領區治安為重點的戰略意圖,轉為主要著眼于擊退盟軍反攻的準備與作戰上,將防御重點放在緬甸和主要的資源產地。
于是,軍部下令成立緬甸方面軍,下轄第15軍,包括第18、33、55、56等四個師團以及即將增派的第15師團和31師團。
同時,關東軍下屬第一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率領第12、14、57、71四個師團,戰車第3旅團以及相關配屬直屬部隊南下入關,第12、71師團沿北寧鐵路進抵北平,而后在平漢線兩側作戰。
方面軍司令部率領第14、57師團、戰車第3旅團從津門沿著津浦線南下,在徐州與近衛師團匯合,目標是消滅盤踞在隴海線兩側的八路軍部隊。
此前,關東軍原本下轄14個步兵師團,3個坦克師團,1個坦克教導旅團,1個騎兵旅團,9個獨立守備隊以及若干直屬隊,共計約70萬人。
由于日本國內起義軍興起,第1、9、24等三個師團被調回日本國內平叛,再加上此次調動的部隊,前前后后減少了七個步兵師團和一個坦克旅團。
日本軍部是以增援南方軍的名義動員關東軍士兵到太平洋地區作戰,除了幾個高級將領之外,下邊的官兵基本蒙在鼓里。
在偽滿洲國有不少隨軍家屬,所以此消息很快就不脛而走,國民政府與我黨潛伏在關外的情報人員先后得知此消息,只不過具體的兵力調動并不知情。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連鎖反應,老蔣此時尚不知道駐緬日軍不僅升格為方面軍,并且加派了兩個步兵師團,專門用來對付遠征軍。
因為美國人有意扶持共產黨搞制衡的政策,讓老蔣大為不滿,所以當得知日軍增援東南亞的情報之后,甚至有些幸災樂禍。
老蔣當然不敢讓金主難看,而是想要看看八路軍接下來怎么辦,雖然此前的調查行動沒有做實我黨與美國人達成援助協定,但是此傳聞一直甚囂塵上。
而美國人得知此事之后大驚失色,多次通過電報與八路軍聯系,甚至周維漢都收到來自史迪威的電報。
“員,軍區電報,讓您馬上回去開會!”
“好,我知道了!”
反觀周維漢倒是如釋重負,臨走之前仔細交待一番,而后帶著警衛人員返回菏澤。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