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日軍軍官對辦公室內的矛盾并不知情,但目睹全過程的憲兵隊長卻是嚇得瑟瑟發抖,好在田中久一發話讓他安全走出辦公室。
“土肥原君,還是要以大局為重!”田中久一憋了半天,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
大戰緩緩拉開序幕,周維漢反倒是清閑下來,楊波、田德福和指揮部一眾人員圍坐在周維漢身邊。
“一個新興的王朝在開國初期,因為經歷過戰亂導致人口凋零,百業凋敝,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將會迎來一個所謂的盛世!”
“那是因為人口過少導致生產資料富裕,可是隨著不斷發展,逐漸會出現土地兼并的情況,王朝末年這種情況尤為突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能在縱隊指揮部任職的,不管是之前上過學,亦或者參軍之后學習過,總之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但不見得對歷史有多少了解,更不見得能透過現象看出本質。
“員,那當時的皇帝和官員們為什么不進行改革?”
“是啊,他們這些人是當時社會的精英群體,總不會拿不出來行之有效的辦法吧?”
“也不一定,清末來來回回多少次改革,至今也沒有成效!”
一群人眾說紛紜,周維漢在這個時候整這一出并不是無的放矢,指揮部的這些人在戰后要去皖北、豫東協助土改。
即使有著明確的規章制度,但畢竟需要依靠人來落實,如果沒有清醒的認知,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度?
周維漢接著說道:“咱們國家幾千年的歷史,歷代王朝的衰落和興起,內部改革和斗爭,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階級決定立場!”
“有些事不是做不到,而是根本不想做,不愿意做,很少有人愿意放棄自己的利益!”
“古代的皇帝是封建君主,他們會為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而背叛自己的階級嗎?更何況末代的君主有這種魄力和能力推動變革嗎?”
“如果強行推動變革,等來的恐怕就不是農民起義軍,而是世家大族,官僚團體的黑手,所以但凡涉及到改革一定要小心謹慎,切不可求急冒進!”
冀魯豫日報發表額《日軍必敗,我軍必勝》的文章,此舉在于穩固人心,振奮士氣,前者是重點,尤其是剛剛開辟的皖北、豫東根據地。
普通老百姓只關心地里的收成,自家孩子結婚生子,占據一定生產資料的地主鄉紳同樣只顧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用一句話來解釋,小農階級的認知是有局限性的,倘若不是讓小鬼子弄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實在沒有活路可走,少有人會奮起反抗。
辯證的看,八路軍要進行土改勢必觸碰到地主鄉紳的利益,那么他們是不是也要奮起反抗?
所以需要正確的引導,讓廣大人民群眾緊緊的團結在八路軍身邊,甚至要在地主鄉紳出拉攏一批過來,集中力量打擊那些頑固不化的分子。
這些話周維漢沒有在眾人面前袒露出來,但日后卻需要由他們來執行。
“員,小鬼子入侵咱們國家是不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我有時候想過,如果小鬼子的手段沒有過于酷烈,實施當初滿清入關之后的所推行的政策,聯合官僚和地主鄉紳,那現今的局勢是什么樣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