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田泰次郎認為死守開封只是死路一條,麾下的這些皇協軍都是隱患,投降八路軍或許不愿意,但要是投降國軍可能性是極大的。
“諸位,上峰命令我部即刻返回開封,你們意下如何?”
一眾皇協軍高層臉上當即露出喜色,畢竟還是城里安全些,而飯田泰次郎則是心沉到肚子里。
“師團長,上命難為,不過眼下還是不動為好,夜間行軍過于危險,不如等到天亮。”
另一頭,第一戰區長官部燈火通明,老蔣坐在主位之上,李默庵、范汗杰、孫桐萱等分坐在兩側。
參謀長董英斌站在地圖前為在場眾人介紹當前形勢,其實主要是為了老蔣,蔣某人向來喜歡插手前線戰事,他的到來讓一眾正摩拳擦掌的國軍將領如臨大敵。
聽著董英斌的講解,老蔣頻頻點頭,第一戰區的國軍其實準備了有一段時間,但國軍在軍事行動上向來遲鈍,不是說打就能打的,往往因此延誤戰機。
如此一番大規模軍事行動,肯定是要上報的,軍政部倒是同意了,老蔣也沒意見,偏偏親自到了洛陽。
軍事部署上主要分為兩個戰場,一個中條山和運城地區,第一戰區所部出動兩個軍在洛陽東西兩線強度黃河,陜西的胡東南部則是從風陵渡進攻運城。
第二個戰場在平漢鐵路周邊,大體上分為三路,鄭州國軍向東挺進,駐馬店一帶的湯恩博部沿平漢線向北,共同夾擊開封。
長晉地區的國軍負責清剿當地偽軍,然后同樣沿平漢線出擊。
講解結束,老蔣開始做總結:“諸位,第一戰區的全體官兵頂在抗擊日寇的第一線,這種精神和作風是值得嘉獎滴!”
“當前的形勢是好的,我本人是大力支持的,八路軍在準備反攻,我國軍也不能落后!”
“在晉南要有立錐之地,絕不能讓晉綏軍和八路軍染指,黃河南北務必要聯成一片,平漢鐵路也要牢牢控制在手,務必要將太南和冀魯豫兩地的八路軍隔絕。”
事實證明,老蔣除了在政治權謀方面頗有心得之外,軍事戰略上還是有一定眼光的,只是實操太差。
他自己也明白問題所在,只見老蔣起身道:“我心里明白,此次洛陽之行讓在座諸位有了壓力,可這代表我收復失地的決心,望諸位明白。”
老蔣言畢,李默庵當即起身:“堅決服從委座命令,收復失地,殲滅敵寇!”
其他人緊隨其后表明忠心,老蔣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已經決定等收復開封之后,一定要親自去一趟。
不為別的,只為到時候在報刊上展示領袖的風采,國軍是在他親臨指揮之下,才取得如此勝利。
會議結束之后,范汗杰與孫桐萱并排往外走。
范汗杰低聲抱怨道:“唉,恐怕又是徒生變數,校長的行蹤是瞞不住的,這不是擺明告訴日軍,我軍接下來要有重大軍事行動嗎?”
“況且,校長喜歡,難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