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這一刻,軍心可用。
劉邦不是名將,但他懂人心,知人性。
身為此戰主帥,齊王信定定的看了一眼劉邦,最終,還是輕輕揮手,使大軍再度出擊。
比之方才更甚三分的滔天聲浪,再度響起,這一次,大風吹拂而來,卻仿佛帶入了三秋肅殺之意。
“也罷,從垓下之圍,到如今逼臨烏江,其余之事不論,兵家之事,本就只是你我之爭。
如今漢王增我軍心,徹底壓塌天平。
霸王,你真的天命已絕了。
那就讓本王,來徹底結束你的時代吧。”
韓信踏步前行,親自手持軍旗,以他的地位,已然不在乎什么萬戶侯,千戶侯的封賞,他要的,只是主陣之名罷了。
同為兵家之人,他怎么可能不想親自指揮大軍,勝不敗項羽,來徹底奠定他的兵仙之名。
他想要的,是昭告后世,誰才是這個時代,兵家魁首。
若不是這一點執念,他未必會答應漢王的請求。
不錯,他沒有真龍之命,可楚漢相爭,若無他韓信,即便漢能勝之,也會國力大傷。
等大漢能回過勁來,他韓信早就擁兵自重了。
但從一開始,他就沒想過做一個權傾天下的異姓王。
為將者,只求戰之勝負,不慮身后之事。
這一刻,連最謹慎的兵仙,都認為大局已定,敵手再無回天之力。
可果就如此嗎
“七十萬眾,臨無水之烏江,有如平原的地形,緩緩推進,便是真神也要被碾碎。
如此陣勢,還要下此重賞,由兵仙親自掌陣。
還真是看的起本王啊。”
烏江之前,項羽哈哈大笑“不過,本王本就當得起這重視。
烏江龍君啊,聽好本王的請求。
你說你的龍舟,至多能帶二人。
那本王,就告訴你是哪二人。
這些將士們,都是跟著本王自烏江西渡而來的八千子弟兵。
本王知道,即便本王讓他們走,他們也不可能獨活。
那就讓他們,和本王一起,戰死于這烏江之畔,八千子弟兵,雄赳赳,氣昂昂,一并跨過烏江,那就一并葬于烏江旁。
可小離,他不是當初的八千人。”
“固所愿也”
二十六騎除去江離之外,也都是歡聲笑語,目光都望向了江離。
江離心頭一沉,只見一位跟他從山上沖鋒而下,又陪他一并分兵三股,見證了霸王紫雷七擊的輕騎拍了拍江離的肩膀,生死之前,依舊從容。
“小子,你現在是比王上還差得遠。
可就算是王上,也不是生下來就是霸王的。
想當初,他也是一個連木刀都提不穩的小子。
我相信你,能夠繼承霸王的遺志,守好那江東。
只可惜啊,我,是回不去了。”
“你們為什么都這么固執啊。”
烏江龍君澀聲道“難道你們沒有聽本龍君所說嗎
霸王一死,江東順勢便會傾覆啊。”
“那你難道沒有聽王上所說嗎”
又一名輕騎大喝道“王上說了,他會讓烏江水來,再成天險。
王上所言,絕不會虛,你要做的,就是好好調用烏江之水,以天險,抵御漢軍,讓他們,知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