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文章,始終都是引子,他是一個平臺,導向的,該是新文之路走出的新文小說,新文詩詞。
而這個時候,簡短的廣告,就是最好的導向方式,他可以引導人們,去哪里能夠進一步的學習新文之路,以新文小說,新文詩詞,成就己身之超凡。
“江離,你的腦子,真不知道是怎么長的。”
陳實庵感慨道:“當初初入京都之時,我就感覺你那番斥責劉豐載的話語之中,暗合新文之妙,不引經據典,猶如白話一般,卻能夠發人深省。
如今,更是能夠提出這超越時代的建議。
風語文章有你,是幸事。
由你來代表新文,引導九州少年,是我最明智的選擇。”
“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江離一愣,旋即知道陳實庵說的是他借用那位先生的蒼蠅與戰士。
說來慚愧,江離這幾日誦讀此世經典,想要正式踏入靈文之路,因為有靈光的存在,進境堪稱一日千里,一日功夫,就勝過常人累月經年的修行。
也正是因為對靈文有了足夠的了解,江離才知道,自己當時激憤之下,吟誦出來這篇文章,到底有怎樣的含金量。
這是一篇用絲毫不雅的文字,寫出的直指微言大義的文章,他本該被啟靈之后的文字寫出,亦或者被已然凝聚所需靈文的靈文師吟誦,出世便顯露出莫大威能,一如當日京都學院禮堂之上的周師一般。
可如今,卻只逞了口舌之快。
這簡直就是一種浪費。
這也讓江離暗自發誓,等到自己凝聚靈文之后,一定會將這片文章再度譜寫,不墮了那位先生的威名。
“拾人牙慧?”
這下子反倒是陳實庵愣住了,他笑著搖頭道:“能夠寫出這種文章的人,絕不可能籍籍無名,只憑這篇文章,就足以躋身靈文大師了。
而這篇文章,又明顯未被啟靈。
天下除了你江離之外,還有誰沒有踏上靈文之路,就能寫出這種文章。
小離,不要太過謙虛了。”
“我可真不是謙虛啊。”
江離嘆了口氣,也只有在這種時候,他才會覺察到,自己并非此世中人啊。
“好了,開飯啦!”
這時候,第一鍋的餃子已然做好,葛貴笑呵呵的端了上來。
窗外雪冷,屋內飯溫。
這本該是溫馨的一幕,江離卻不由地打開了手中的信。
餃子是團圓之飯。
但他的親人,卻并不在身旁。
可當江離展開信之后,過不多時,他的面色,卻猛地一變。
右手舉起的筷子,也不由地砸落在了地上。
“東島中人,馳援高句麗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