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冷的體力恢復的很快,而且他現在的思維格外活躍。
才剛開始想陷阱如何制作,之前求生節目中看到的種種方法便浮現在眼前。
好像塵封在腦海中、已經快要遺忘的記憶全都任他調遣。
剛才能抓到魚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此。
這種感覺很美好,上一次有這種感覺好像還是高考做題的時候。
而且不同于做題前需要大量訓練。他只需要曾經經歷甚至觀察過,便可以再度掌握重現。
他取了幾根堅韌的枝條編成了一個小的籠子,將口收緊,再在底下綁了塊大點的石頭。
太大的魚可能會在掙扎時將籠子撐破,因此他只需要捉小一些的。至于誘餌嘛,今天捉到那條魚的魚肉正合適,小廟那里餿掉的小半塊餅好像也沒吃完。
他剛做成一個捕魚籠,便聽到蘇乞兒喊魚烤好了。
等他過去,發現魚不止好了,都快糊了,顯然第一次烤魚的蘇乞兒也沒有經驗。雖然對已經糊掉的魚皮有點可惜,但也沒辦法。
去除掉糊的部分后,時冷先吃了第一口。
沒有一點調料和處理。
首先是腥、微苦。
被現代社會調教的味蕾很難接受這種味道,但空無一物的胃又不斷催促著他咽下。
即將下咽時,口腔中又開始迸發出魚肉本身的鮮美和烤所激發出來的焦香味。
這已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吃過最好的食物了。
看蘇乞兒的表情,這也是他吃過最好的食物,因為他正不斷發出贊嘆。
他幾乎從沒吃過新鮮烤熟的肉。
兩人很快將魚肉分食,也預留出了部分用做餌料。之后兩人打了些河水回小廟,時冷叮囑他一定要將水燒開了喝。
蘇乞兒雖然不解,但記下了。
時間很快來到下午,時冷多次勸蘇乞兒不用再去乞討,但他還是反復說不去不行。
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思維定式,時冷拗不過他,只能作罷。
下午時間,時冷又編了兩個捕魚籠和兩個套索陷阱。
為了制作陷阱,他甚至將自己的兩條褲腿扯掉半截用作材料。這下他不止是奇裝異服了,更是一身破爛。
他還抽空找了一些種子、堅果和小野椒,希望用作最簡單的調料,讓食物吃起來更有味道一些。
傍晚,蘇乞兒回到了廟前。
看到正在休息的時冷,他沒說什么,輕手輕腳地進去坐下,但還是逃不過時冷的耳朵。
他并沒有睡著,睜開了雙眼:
“怎么樣?”
聽到這話,蘇乞兒略顯局促:
“嘿,沒討到東西,不過也正常。昨天我已經討到半塊紅薯了,而且上午我可吃了半條魚,現在一點不餓。”
蘇乞兒摸了摸肚皮。
不爭氣地,它叫了一聲。
“唉。”時冷嘆了口氣,“走,我們去陷阱那里看看。”
他起身,蘇乞兒乖巧地跟在他身后。
來到河邊。
五個陷阱中,三個毫無收獲,只有一個捕魚籠中有三四條拇指大小的魚。
最后的捕魚籠則被撞壞,誘餌也丟失了。
兩人默默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