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則表現的極為自豪,他就是在這里出生長大的,雖然七歲那年就被師傅帶上山修行,不過這里依舊保有他的童年,而且身為一個趙國人,對這里的一切都極為熱愛,一磚一瓦,一花一草!
來到城門口,有一隊士兵在城門口盤查每一個過路行人。
因為是都城,治安嚴謹,保不準有什么“恐怖分子”來滋事,出事是小,傳出去堂堂趙國的都城發生這種惡**件,一個都城都保衛不利,其他城市更不用說了。往大了說,這就是治國不嚴明,陛下昏庸無能的體現!
林洛和玄鑒掏出帶來的鎏金請柬,幾位軍士見了對兩人鞠了一躬,隨后便帶著四人從“特殊通道”進入邯鄲。
這幾日臨近掌門人大會,有許多從各地趕來的武林人士,但凡進城遞上請柬,士兵們就會按照上面的交待,帶這些武林人士到專門的地方下榻休息。
“兩位掌門,這邊請!”士兵將兩人帶到一個三層高的極為奢華的“別墅”一樣的地方。
至于門口牌匾上寫著什么“求賢閣”,說實話林洛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
將幾人帶到,士兵離開換做兩位老伯前來迎接。
“對了小明,這里是什么地方,你知道不?”自從知道自己徒弟陳龍叫志明小明哥后,林洛也惡趣味的叫起了小明,畢竟學著玄鑒老道一口一個賢侄,也不是他的風格。
“求賢閣,這里是平原君尋常招攬供養食客的地方。估計為了這次掌門人大會,平原君特意將地方騰了出來招待各位掌門。”聽了小明的回答,林洛才恍然點了點頭。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名號是夠響亮。記著這些公子為了彰顯自己禮賢下士,有才之人可報國有門、求官之人能人盡其才,便大開門第供養諸多食客。
這平原君也是其中之一,不過林洛記著這戰國四公子沒有一個泛泛之輩。那魏國信陵君他已經見識過了,不僅是貴公子、政治家,就連武功那也是與大將軍李牧一個水準的,想到這里林洛又想起了信陵君手中的仁義之劍——湛盧寶劍。
平原君趙勝,他最為出名的就是在秦國圍城的時候,帶著自薦的毛遂,兩人逃出秦國部隊的重重包圍,到楚國去求援,說服了楚王,派出春申君率軍救趙。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平原君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直到楚軍和魏信陵君援兵趕到,解邯鄲之圍。
可以說趙國未滅亡,除了守城的李牧廉頗,當屬平原君貢獻最大。
現下來看,若是趙王壽終正寢,那下一任王上很有可能落在平原君頭上,因為平原君趙勝也是當今陛下的子嗣。
林洛與陳龍很快被帶到了兩間臥房,玄鑒與小明兩人的臥房正好在林洛對面,倒也省了不少方便。
因為林洛算是掐著點來的,所以大部分客房都已經被占,兩人被安排在三樓的房間,這倒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清凈了不少。
一路上來,林洛發現一個好玩的事情,那就是這里的仆人,要么是頭發花白的老嫗,要么是腿腳不利索的老者,總之就是沒有年輕的仆人。林洛也不好意思讓那老婆婆來忙前忙后,隨意說了幾句就將幾個仆人打發走,這個光榮的任務就交到陳龍頭上了。
“道長,你發現沒有,按理說我們已經算來的晚的,眾人應該都到了不是,可是為何這求賢閣只有區區一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