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那時候趙國還沒有胡服騎射之說,趙國最強的部隊是三卿分晉時候,晉國威震天下的虎騎。但是雖有虎騎,也有廉頗這等虎將,藺相如這樣的文臣。左右皆有不世人才輔佐,雖不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但也至少是一方霸主。
可就是因為輕信佞臣宦官,讓藺相如在邊關赴險慘遭劫殺,燕國秦國大舉來犯,損失了不少土地,多少居民流離失所。
可以說一代人杰趙肅一輩子,就毀在一次決定上。
這個決定的代價不可謂不大。能臣、疆土、將士的性命!
三樣皆失,一代仁主,轉身就會被罵為一代昏君。
如雄獅失去戰意,趙肅就這樣失去了霸主的心,兩個兒子日益長大,一個已經有平原君,豢養食客三千,舉賢任能的美譽,一個也已經展現出雄才大略,改進部隊,大膽的朝他推薦胡服騎射的好處,提高趙騎兵的綜合戰力。如此前提之下,趙肅干脆將王位傳于大子趙雍。
隨后傷心欲絕之下就與發妻王后商議,兩人后半生就做那一介布衣平民。
兩人逃出宮后,先后輾轉一路北上,開過小店,編過籮筐,如此十年過去,最后在岐山縣附近被土匪捉上了山。因為兩人年邁,趙肅又識字懂得許多,土匪還以為是那大戶人家里面的小老爺,于是干脆養在山里當一個“師爺”一般的人物,幫他們算錢看家。
反正對于心如死灰的趙肅,在哪里又有什么差別?總之在趙土之上,而且這些土匪又沒拿兩人怎樣,干脆安定的過起日子。
直到四五年前林洛剿了這盤踞在少陽山上多年的土匪,兩人才得以自由。
可是自由之后,兩人又能去哪里?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幸得林洛收留,兩人繼續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生活,只是沒想到兩年多以前剛上山,臉上還透著稚|嫩的年輕人,現在已經如此不凡,有的這樣的成就,上達王宮下及平民,都知道這樣一座山,這樣一個門派,這樣一位掌門。
直到今天,廉頗和李牧親自來賀,才打破了這昔日的平靜。
聽趙肅一口茶一口茶慢慢敘完,廉頗與李牧也是感慨良多,從語氣聽,先王回去的可能性,很小了。
“陛下,若是大王知道您的消息,他怎能任由您老繼續在這里,做一介管家?”李牧問道。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大王若是知道先王并未過世,而是再次過起了平民的日子,肯定會親自來接先王回去。
趙肅嘆了口氣道:“既然這十五年,雍兒一直當我已經過世,那就不要告訴他真|相。這天下交到他的手里,我趙肅一直看在眼里,不曾后悔過,我兒已經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