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閣管理史部一支的學師徐勤恩,是一個年逾花甲的老頭子。徐家家大業大,卻常常不干預朝政,就連王庭的變遷,也從不干徐家的事情。
徐家的家訓就是:“獨善其身。”
千萬年來,難得有幾家幾戶,能夠置身于朝廷,卻獨獨抽離出來的。徐家一家,上到徐勤恩,下到徐家的稚子無辜,都恪守著這四個字的家訓“獨善其身。”
徐氏一門,詳實的記錄著各個時代的風云變幻。如今,不仰城中風沙變換,也被徐氏一門,詳細的記錄在卷冊之中。
整個不仰城死傷的人數、摧毀的房屋、樹木徐氏一門都在勤勤懇懇的更新著數據。每天,無論城中多么的混亂,都有徐家的人,每日上報數據到史記部門。
外界給他們徐家,有一個俗稱,叫作“不仰城的眼睛和心”。因為百姓們覺得,他們記錄的東西是真實的,是真相。就像是代替他們細致的觀察這個世界,以及用心去詳細的感受和記錄。
自從蔡梨去了鴻淀行宮,迥葉山的小世界,就只余長荊和炊髯二人。先前也是他二人在這里,一直不覺得寂寞。如今,蔡梨來了又走,他二人反倒有了一絲落寞。整整一天也覺不出什么飯菜的香味。
“說實話,你用四景圖去包炊餅,確實是有些太浪費了。我看那畫呀,畫的還不錯。”書僮長荊對著畫圣炊髯說。
“竟然連你也這么說,你我朝夕相對的,竟然不知道我那張四景圖畫了不下千張嗎你就是癡迷你的葦編,我這點事兒呀,你壓根兒也沒注意過。”炊髯抱怨。
“四景圖,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如果你畫了千張,那就是4000多張,你畫了4000多張這圖。是準備做什么”長荊看著炊髯,突然想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念頭:“難道說是咱們小世界里面的資費不夠了,現在需要賣畫為生怪不得我覺得最近的肉菜都少了。你那里真不剩什么了”
“當然是為了包炊餅阿。你見我什么時候為生計發過愁你從這里隨便抽一張,放到這外頭,哪個換不來一生的榮華富貴如果我當真是一張畫、一張畫的賤賣,到了食不果腹的境地,那只能說這世界上有眼無珠的人太多了。”炊髯細細的說完,嘆了口氣。
“怪不得見你,日日都有包炊餅的四景圖。我只當你是一張圖,拿來反復用。倒是稀奇,這圖怎么沒被油漬給泡爛了嘖嘖嘖,真是奢侈啊。”長荊說著,感嘆,“你讓那些酒肉臭,作何感想你比他們更加的靡費無度。仗著自己有幾分才能,并不將這世間疾苦放在眼里。只是那些識得你畫中意境的追捧者,知道你肆意的對待你自己的畫稿,又不知作何感想。”
“那有什么,只要能體會其中的況味。摻著食物下肚,就是那圖最好的用處。”炊髯想了想說,“你當我為啥要畫春夏秋冬四季因為四時景不同每每按時節作畫、按時節記錄心情、按時節采集蔬果、按時節耕種垂釣、按時節弋射食用、按時結作息與四時同,方不枉此生那些真正理解我的人,自會體會到其中的感覺。無需我操心。至于何時、何地、何人那也是我掌控之外的事情,我只管問求自己的內心與宇宙洪荒之間的呼應。”
“問世間最為酸腐文氣,唯你而已。”長荊譏諷炊髯,“忽然想起一事,你的四景圖,可曾流傳到世外尋常人家”
“你如果問這個。雖然這套圖,堅持畫了有4000多張,但是流傳到外頭的卻只有一套春夏秋冬。”炊髯回憶道,“不仰城徐勤恩家里頭有一套,也是外頭唯一的一套。”
徐府之內,四景圖春、夏、秋、冬四張圖,靜靜的待在徐勤恩的書房。他每每閑暇的時候就會抬頭看一眼。
徐勤恩并不覺得這圖有什么過人之處,只不過是講述了一個尋常的道理。春夏秋冬更迭有序,并不以人為轉移。只是大部分的人都悟不了這個簡單的理兒,才惹得這許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