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吧,若不能為君分憂,當什么臣子?
當下,躬身施禮:“臣遵旨!”
趙桓接著說道:
“棺材暫時存放大相國寺院里,請大師們念經超度。
入殮時要整好遺容,換身干凈的衣服。有家人的,要通知家人告別。家屬希望領回去安葬的,準許并送喪葬費。
等擊退金軍后,朕要找一塊風水寶地,用來安葬為國捐軀將士們的忠魂,并設寺立碑,讓他們的名字永垂青史!”
軍人在宋朝地位極為低下,將領見到微臣低三下四,普通軍人更是要臉上刺字,以免逃亡。
何曾想到過有朝一日會得到皇帝如此重視,戰死將士會有如此隆重的禮遇。
一眾將士聽得熱淚盈眶,全都匍匐在雪地里磕頭,三呼萬歲。
譚世積躬身答應,等眾人平靜下來,想起什么,他又問道:“金軍士兵的尸體呢?是不是扔下城樓去?”
“不!”趙桓一擺手,說道,“全部存放在城內空地里,用布遮蓋,別讓人損毀。”
“這是為何?”
趙桓說道:
“剛才朕看到金軍對戰死將士遺體非常在意,撤走時將遺體都帶走了,除了遺留在城樓上的之外。
所以,或許將來可以用這些金軍將士的尸體跟他們換回咱們被他們俘虜的將士。
參戰被俘的將士也同樣是我們的英雄,他們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金軍南侵,勢如破竹,大部分宋軍都望風而逃,也有少數軍隊拼死抵抗,寡不敵眾被俘成了俘虜,除了被處死的之外,還有一部分被金軍充作苦力。
他們雖然成了俘虜,但同樣是抗金英雄。如果可以,趙桓準備用這些遺體交換這些宋軍戰俘。
這番話,又讓那些將士激動不已,連殺敵被俘都還能得到禮遇,皇帝對他們這些當兵的當真是太好了。
譚世積忙躬身答應。
趙桓扭頭對孟忠厚說道:
“立刻把城樓收拾出來,朕現在就要開御前會議,商議軍情。”
說著手一揮,大踏步的朝著城門樓走去。
宣化門其實有前后兩座城門樓,因為城門外面有一座甕城,甕城上的城門樓已經被金軍拋石機投擲的石頭砸成了一堆瓦礫。
但是后面正門上的城門樓還是相對完好的,畢竟隔著甕城,投石機的石頭不太容易夠得著后面的城門樓。
孟忠厚帶著人趕緊跑進城樓收拾,并四周部署警戒。
很快城門樓便收拾了出來,只是倉皇間皇上的龍椅沒辦法從大殿抬到這來,但找了一把厚重的太師椅暫當龍椅。
趙桓滿意的點點頭,瞧了一眼孟忠厚這位跟他一起并肩生死搏殺的忠臣良將一笑,朗聲道:
“仁仲忠義無雙,朕很欣慰。特封你為常德軍承宣使,提舉皇城司,帶御器械。”
仁仲是孟忠厚的字,宋朝稱呼對方一般稱呼字表示尊重。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