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任得敬還不想走這一步,但現在到了西夏戰場,而皇帝是因為談判對金國的皇帝給扣留了,國不可一日無主,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立小太子為新皇,從而掌控在手里。
那樣一來朝廷上下沒有人能說出二話來,這是他為什么一直逼著夏仁宗御駕親征的緣由。
而現在,原本已經答應親自與完顏亮談判的夏仁宗忽然開竅了,不去了,這就讓他計劃全盤落空。
所以,他要動用其他手段來逼迫夏仁宗去談判,羅淑妃就是他的一步棋。
羅淑妃是任得敬安排到夏仁宗身邊的女人之一,這一次夏仁宗的罔皇后沒有跟隨出征,羅淑妃被派來伺候皇帝。
眼下只有動用這枚棋子來達到目的。
任得聰是殿前太尉,他有機會見到這些嬪妃娘娘,由他去安排是最恰當不過。
所以任得聰便來到夏仁宗后宮所在的帳篷,見到了羅淑妃。
他將任得敬的話告訴了羅淑妃,提了要求,羅淑妃當然是滿口答應。
夜晚羅淑妃來到夏仁宗的帳篷,說是得知夏仁宗病倒,特來伺候。
很快她被叫了進去,大帳之中趙桓和罔國丈都已經告辭離開,大帳之中就只有夏仁宗和幾個宮女太監。
羅淑妃摒退了左右,然后在夏仁宗身邊坐了下來。
先是關切的詢問了一下病情,然后話風一轉直奔主題,她說道:“陛下,我聽說你都已經答應了國相會出使大金朝的兵營,與金國皇帝探討雙方罷兵之事,為何又突然改了主意?
這樣朝令夕改,與陛下身份不符,是什么原因使陛下改變了決定呢?”
夏仁宗當然知道羅淑妃是任得敬派來的人,安插在他身邊的。
在這之前夏仁宗沒有其他想法,所以也沒有對這位眼線說什么做什么,而現在情況不同了,他有了趙公子支持,手里有了一萬雇傭軍,他又堅決不愿意當一個傀儡。
當下冷聲說道:“是任得敬讓你來勸說朕的嗎?你是只聽他的,不聽朕的嗎?”
羅淑妃一下就哭了起來,抽抽噎噎的說道:“陛下誤會臣妾了,臣妾只是為陛下聲譽著想,如今多事之秋,如果陛下言而無信,讓臣子們如何與陛下相處?
只怕陛下將來的政令就再也無法暢通了,可沒想到陛下居然誤會臣妾,認為臣妾是受他人唆使,臣妾冤枉。
陛下若不相信,不如賜臣妾一條白綾,讓臣妾死在陛
說著哭的梨花帶雨。
夏仁宗其實一直很寵愛這個妃子,她溫柔可人,善良賢惠,尤其是她從小到大信奉佛教,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在西夏弘揚佛法的事情上。
她組織了大量的人手翻譯了來自吐蕃的佛教經典,使得佛教在西夏得以快速的推廣,為西夏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