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馬上又帶人出了皇宮京城,來到了寶覺寺詢問,得知格西上師正在大殿講經。
他又來到大殿,果然看見大殿里人山人海,不僅坐滿了僧侶居士,還有不少人站在兩邊和外面在觀望。
得知皇帝來了,知客僧立刻想去稟報格西上師,但被夏仁宗阻止,說自已只是隨便看看,不打擾上師的講經。
然后他只帶了幾個隨從來到了講經的大殿,在窗戶處看了一眼,就看到坐在最前面蒲團之上的正是他的羅淑妃,正聚精會神的聽著臺上格西上師滔滔不絕的講解經文,還不時的在一個本子上記錄著什么。
夏仁宗于是去了禪房,在這喝茶等候,過了好半天,講經終于結束了,隨即格西上師在羅淑妃和寺廟的幾位大師護法的陪同下,來到了茶室,見到夏仁宗。
格西上師恭敬的單手合十,說道:“見過陛下!”
夏仁宗倒是急忙起身恭敬的還了一個禮,分賓主落座之后,羅淑妃有些緊張而又愧疚的望向夏仁宗,還微微搖頭,表示她沒有能完成使命。
見羅淑妃這樣,夏仁宗便知道這件事估計很難,不由得心里一陣煩躁。
只是他知道,羅淑妃勸說都被斷然拒絕的話,那他就算親自出面也未必能得到解決,說不定還會把事情鬧僵。
于是他忍住心里的煩躁,與上師格西討論了幾句佛教經文方面的事,隨后便起身告辭。
羅淑妃也同樣向格西上師告辭,隨著夏仁宗一起回到了皇宮。
在路上,夏仁宗沒有詢問事情的進度,一直回到了皇宮里,摒退左右,屋里只剩他們兩個。
夏仁宗才望著羅淑妃說道:“事情沒辦成?”
“是的。”羅淑妃愧疚的說道,“我先后三次向格西上師提出了與吐蕃結盟的事。
我也明確說了金國大軍進犯西夏,只要吞并了西夏,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吐蕃,所以希望雙方能結成聯盟共同對付金國。
我說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格西上師只是說他是方外之人,不方便干預軍政事務。
如果有佛法方面的問題,他很樂于幫我答疑解惑,但軍事同盟這種事,建議我們直接去跟吐蕃各個土司聯絡,他們會很感興趣的。
我就沒有辦法了,我想再努力一把,若是還不行,就去向陛下稟報,結果陛下就來了。”
夏仁宗也很苦惱,說道:“從常理上說,他的這話也不是沒道理,他是出家人,只講佛法,不講朝廷軍政,也不管俗間的事物,這是說的過去。
不過天底下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愿不愿幫忙就看我們能不能拿出讓他動心的代價,如果能夠提出足夠的交換,我相信他會幫我們說話甚至促成這件事的。”
羅淑妃也點頭說道:“是呀,臣妾也是這么認為的,不過臣妾跟他許諾了種種好處,他都微笑婉言拒絕了。”
“你都說了什么?”
“臣妾許諾,若是兩家聯盟擊退了金軍,由我們出資在吐蕃修建一百座寺廟,同時負責寺廟僧侶所有生活費用,在吐蕃遇到災荒時,我們可以提供糧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