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當然,這大比除了比武之外,也比煉丹、煉器、制符、布陣、馴獸、悟道等。
如果說比武、煉丹、煉器、制符、布陣、馴獸還可以事先練習熟練,有一定的基本功、技術、能力基礎,這悟道一項,是最難、最無跡可尋的。
雖然武者可以通過長期的修行與感悟,逐漸洞察天道的真諦、本質,但悟道,又絕不是靠長期的修行與感悟就可以悟出來的,甚至它都不看天賦、潛力。
很多時候靠的是運氣!
一個很沒有天賦、潛力的武者,說不定看到花開、笑臉,聽到歌聲、掌聲,突然就頓悟了天道的真諦和本質,甚至能悟出來天道本源。
其實道界各種族的道祖門徒,之所以能成為道祖門徒,雖然有天道的規則、法則規定,每個種族都會出一個它的代言人,但這個代言人天道可沒有規定是誰。
他是這個種族之人中,悟性非常好的一些人中,天機、氣運非常好,最得天道眷顧的一個,悟出了天道金木水火土本源,成為道祖門徒。
在道祖沒有從天道中凝聚、誕生出來之前,各個種族的道祖門徒完全是憑著武者個人的悟性、天機、氣運,悟出天道五行本源的。
而道祖誕生之后,它可以對道祖門徒進行一定范圍的選擇。
當然,選擇也不能忤逆天道,其所選的人,需要有足夠的悟性,更需要有足夠的天機、氣運。
道祖會把這些有足夠悟性、天機、氣運的武者,全都列為選拔的對象。
對那些性情、品性特別優秀的,給予天道眷顧,然后就憑這些武者各自感悟,看誰運氣最好,最終感悟了整個種族的天道金木水火土五行本源,成為道祖門徒。
因為元武道宗大比要選拔的是各個修為等級的第一名、前十名、前一百名,所以弟子們參加這大比就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要么是只會一種比賽項目,比如只會修武,別的,像煉丹、煉器等都不會,那他只能參加比武這一種,再加上像悟道、登天梯、闖傀儡陣等不需要天賦、能力,所有人都能參加的。
而有些弟子除了能修武之外還會煉丹、煉器,這樣他們就可以多報幾個項目,說不定哪一項就能獲得冠軍或者前十名、前一百名。
比如一個弟子可以修武,會煉丹,會煉器,修武是他的最強項,煉器是最弱項,但是參加修武比賽的弟子實力都很強,他根本進不了前一百名,但是煉器的弟子水平都很低,他反倒能進前一百名,甚至前十名。
這也是一種撿漏心理。
當然報許多項目,想撿漏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精力分散了,很可能哪一項最終都取不了好成績,還不如專注于某一項,那說不定還能取得好成績。
而因為悟道這一項,最不需要基礎、技能,而看的是悟性、天機、氣運、天道的眷顧,所以幾乎所有弟子都會報這一項:
反正這一項也不需要什么天賦、技能,也不費什么力,就是坐在那悟道,或者觀山觀水,聽風聽雨,能悟出來最好,悟不出來權當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