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隨便懲罰之后,要不了幾天,就又對他信任如初,非常寵愛。
且說楊振廷正每日殫精竭慮,訓練兵士,嚴密防守大梁國的偷襲、攻擊,突然收到召他回京城的詔書,并且這詔書還是金牌詔書。
他心中就非常擔心,懷疑這是王強給皇帝說了他什么壞話、獻了什么奸計,要對他不利。
但是楊振廷對皇帝、對大虞國非常忠誠,雖然他懷疑這次回去很可能會遭到王強的誣陷,被皇帝懲罰,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安排好邊關的防守,回了京城。
回到京城,皇帝根本就沒有召見他,而是直接把他抓進了監牢中,然后宣布了他的罪行,把他吊死在了京城風雨亭中。
同時把整個楊家八百多口人也全都抄家處死。
原本因為有楊振廷鎮守邊疆,不管是大梁國還是周圍別的國家,都沒有誰膽敢前來侵犯,整個大虞國人們生活得非常和平安定,但突然平地驚雷:
皇帝下詔書昭告天下,邊關元帥楊振廷勾結大梁國,意圖謀反,證據確鑿,已被處死。
此詔書一下,整個大虞國之人全都無比震驚、疑惑、恐慌:
楊振廷大元帥鎮守邊關十幾年,大梁國曾經前來攻打過幾次,但每次全都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從那之后,不管大梁國還是周圍其余國家,全都不敢前來攻打了。
大虞國正是因為有楊振廷大元帥的坐鎮防守,國家才得以如此和平安定,現在怎么說他勾結大梁國,意圖謀反,并且證據確鑿?
他怎么可能會謀反?
就是大梁國所有人都謀反,他也不可能啊?
并且他被殺死、滿門抄斬了,那以后誰坐鎮邊關,防守、抵抗大梁國以及周圍國家的攻打?
天下之大,公道自在人心,楊振廷一直殫精竭慮,訓練大軍,防備大梁國的偷襲攻擊,天下無人不知,他怎么可能會謀反?
朝中大臣、天下公道之士自然對皇帝昏庸無道、王強歹毒奸詐了解得很清楚,因此許多正義之士紛紛上書朝廷,為楊振廷鳴不平,譴責、痛斥王強心思歹毒、禍國殃民。
天下各書院、酒樓、茶館,士子、農夫更是群情沸騰,發誓為楊振廷翻案平反。
皇帝既然給楊振廷安了謀反的罪名,把他處死了,自然不可能承認自己殺錯了人,再加上王強在一邊進獻讒言,皇帝當即下令,把上書為楊振廷鳴不平的大臣、士子們全都抓進監獄中,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并且下令整個大虞國,任何人不準再試圖為楊振廷鳴不平、翻案,否則嚴加懲處,強行把因為處死楊振廷引發的洶涌輿論壓了下去。
既然處死了楊振廷,皇帝便按照王強的進言,任命他兒子王芳為邊關大元帥,率領邊關大軍鎮守邊關。
王芳只是王家囂張跋扈的紈绔子弟,哪里有什么統兵治軍、運籌帷幄的能力?他之所以在京城中有一些統兵治軍能力的名聲,也是王強發動許多人為他宣傳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