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有一天找回了老皇帝,只要自己和朝中文武大臣堅決擁立新皇帝,老皇帝回來了,無權無勢、無人可依仗,想再奪回皇位,只要自己和文武大臣們不同意,他也很難奪回。
他奪不回皇位,就沒有權利懲處自己。
更主要的是,立了太子做皇帝,城中軍民就有了主心骨,能堅定信心,守護住城市不被大梁國大軍攻破。
只要城市不被攻破,皇帝還在城中,那大虞國軍民就不會因為絕望而失去抵抗的信心。
這個謀士出的這主意太好了,劉元帥非常感激地謝過了這個謀士,然后把朝中文武大臣們召集過來,因為此時整個大軍軍權都在他的手中,他是這城中權勢最大的人,任何人都不敢不聽從他的命令。
劉元帥把現在的局勢分析給文武大臣們,然后告訴他們,國不可一日無主,皇帝陛下被人抓走了,那就只能立新皇帝,立太子為皇帝。
文武大臣們聽劉元帥這樣說,也都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
并且現在劉元帥是最有權勢的人,誰敢反對,他一句話就能滅你九族。
并且現在積極響應劉元帥擁立新帝的號召,那他們也都擁有了從龍之功。
因此所有人全都贊同劉元帥擁立太子為新帝。
而太子原本就在這城墻上,此時他正為他父皇被抓走而難過,又很恐懼:
沒有他父皇坐鎮,就很難聚集軍民之心,鼓舞大家的士氣,同心協力抵抗大梁國大軍的攻擊。
那樣,這城市很快就有可能被大梁國大軍攻破。
而就在這時候,他突然聽劉元帥說要擁立他做新帝,他心中立刻變得無比地狂喜起來:
做了皇帝,那整個國家都是他的,他在整個國家就是最有權力的,他一句話就能定人生死,任何人不敢反抗他的命令,那可比做太子,被皇帝壓制好太多了。
雖然做了皇帝也有壞處,就是一旦城被攻破,大梁國第一要抓捕、殺死的就是自己,但是,一則,做了皇帝,那就是所有被圍困之人之中被最嚴密保護的,城中之人最不讓被大梁國抓住、殺死的就是自己。
再則,自己本身就是太子,即使不做皇帝,大梁國攻破了城池,最先抓捕、殺死的也會是自己。
但是不做皇帝,城中軍民就不會最嚴格地保護自己。
于是他一番推辭:
說他父皇被人抓走,生死不明,他現在應該拼死把他父皇救回來,而不能他父皇被抓走了,他立刻就登基做皇帝。
那樣會被人嘲笑,說他對他的父皇不孝;
沒有他父皇的旨意,他登基做皇帝名不正言不順……
劉元帥和文武大臣就趕緊勸他,說現在是非常時期,城中不可一日無主,他現在做皇帝可不是為了他個人,而是為了整個城池,整個大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