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闡教有陸軒許多武者,再加上他們自己的道士,雖然通天教派來了一隊道士支援,但是他們派來的擁有陰陽靈體互換之術的很少,所以整體實力還是不如闡教。
而闡教得到陸軒武者的幫助,實力大增。
一直以來,因為闡教收徒要求比較嚴格,不但考核天賦、潛力,還考核人品,所以闡教收的弟子比較少。
但通天教收徒不但不考慮人品,就是天賦、潛力要求也比較低,很多人都夠條件加入。
尤其是通天教收徒還有一個途徑,如果天賦、潛力不夠,交錢也可以。
因此通天教的門人、弟子是闡教的好幾倍。
對凡人界之人來說,大家都是凡人,實力相差不多,所以就是人多勢眾,人多力量大。
也因此闡教不是通天教的對手。
在許多年的戰爭中,通天教打得闡教節節敗退。
而現在闡教忽然得到了這許多實力非常強大的武士的幫助,實力超過了通天教,他們自然希望能盡快打敗通天教,解救通天教管轄國家的百姓。
因此第二天戰斗一開始,闡教就派出了上千名道士、上萬名陸軒武者。
而通天教在這大軍中擁有陰陽靈體轉變之術的,總共也不過兩三千人。
因此他們即使把所有這些人全都派出來,也抵抗不住闡教的之人。
因此戰斗一開始,闡教這一萬多人就壓著通天教的這兩三千人打,很快就把他們打回了他們軍陣中。
通天教傾盡所有擁有陰陽靈體變換之術的道士,也無法抵抗住闡教道士、武者的攻擊,那闡教道士、武者叫陣,他們就派不出人了。
既然派不出人,闡教大軍統帥按照事先制定的戰術,把加入他們大軍中的陸軒幾萬名武者同時派出來,攻擊通天教大軍。
陸軒武者身體非常堅硬,力量非常強大。
通天教大軍的戰陣根本阻擋不住他們的攻擊:
通天教的戰陣中,不管是弓箭手的箭射,還是長槍手、勾連槍手、重弩手、刀劍手、重甲騎兵的攻擊,都傷不到陸軒武士的分毫,而他們的盾牌手又根本抵抗不住陸軒武士的隨手一擊,所以陸軒這幾萬名武士很快就破開了通天教的戰陣。
破開了戰陣,那攻擊他們就容易了,這幾萬名武者像幾萬把尖刀插進了通天教的戰陣中,而闡教大軍統帥自然也抓住戰機,戰旗一揮,命令大軍沖殺過來。
接下來就是一場大混戰。
說是大混戰,其實戰斗很快就變成了闡教對通天教一面倒的屠殺。
闡教大軍因為實力強大,第一次攻擊取得了勝利,所以士氣非常旺盛,而通天教正好相反,士氣非常低落,又實在抵抗不住陸軒武者的攻擊,所以很快就發生了敗退、潰逃。
兵敗如山倒。
大軍都敗了,通天教的這些門人弟子,除了擁有陰陽靈體互換之術的,他們可以把靈體變成陰魂靈體,躲開闡教大軍的屠殺,其余的,戰斗實力并不比大軍兵士高,所以他們也只能跟著大軍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