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宴是由符箓山總部以及各地分部聯合舉辦的一場滄瀾符師盛會,只有得到了邀請函的修士才能夠參與。
屆時,滄瀾州內的優秀符師都會齊聚各地符箓山,彼此交流符法、展示技藝、切磋技法、同游秘境。
在姜淳安看來,這對余老而言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
他半路入行,又無名師指點,此番赴宴,定會大有收獲。
原本陳陽還在猶豫要不要接下此物,畢竟這邀請函數量有限,楊家接下最后若是沒有去成,也不太好。
不過在聽聞姜淳安講述參加群賢宴的諸多好處,尤其是他提到群賢宴上運道極佳者,有希望在符箓山的“天符秘境”中獲得凝元甚至更高的符法傳承后,他還是動了心。
于是在陳陽的授意下,余老萬分感激的收下了這份邀請函。
距離群賢宴開始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陳陽估算著日子,足夠自己的分身從百器樓學成歸來了。
到時候就讓余老帶著分身赴宴便是,至于會不會被通靈大修士察覺,陳陽已經不再有顧慮。
因為自己分身在百器樓呆了大半年,只要不在明面上施展術法,即便是通靈大修士的靈念掃過,也無法勘破他的真身,只當是一塊普通石料而已。
這便可以確定,來自星宮的那股神秘力量絕非下三境修士所能勘破。
而放眼整個滄瀾西北,中三境的修士滿打滿算就十人,還都是各自坐鎮一方,不可能會在群賢宴上露面。
說到了百器樓的分身,那就不得不聊一下陳陽這大半年來的收獲。
在日日窺視工匠們勞作,以及近距離觀摩幾位聚氣煉器師的手法,陳陽已經將選材、熔煉、鍛造、定型、注靈、到最后成器的所有流程都諳熟于胸。
現在距離掌握這門修仙百藝,就差一門正統的傳承了。
百器樓的傳承之法并沒有文字記錄,一般都是以師父帶徒弟的模式,一對一傳授。
這個門路對陳陽來說肯定是走不通的,故而只有通過第二個渠道獲取傳承。
那就是進入百器樓每三年為新入門弟子開啟的“百煉秘境”,這就和符箓山的“天符秘境”一樣,身負氣運的有緣之人能夠從中獲得百藝傳承。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陳陽還需要有個人將自己帶入秘境才行。
通過半年來的觀察,他選定了一名百器樓的記名弟子。
這名弟子名為姚三土,出身貧苦,父母雙亡,差點就死在了逃荒的路上。
幸好是被百器樓的一位仙師遇見,發現了他在鑄造一道有些天賦,帶回了逐虎百器樓分部,這才讓他撿回了一條命。
姚三土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自打來到百器樓后便是十分勤奮努力。
從挖礦學徒到成為記名弟子,尋常人要花二十年,而他只用了八年時間。
如今已經是鍛造室內的一位選材幫工,負責在每日運送過來的大量石料中,挑選有用的礦材。
他能夠被陳陽選中,自然是有些特別之處的。
姚三土是所有選材幫工中,做事最認真的一人,并且也是唯一一個,會在鍛造工匠師傅們下工后,還留在鍛造室獨自練習的人。
經過陳陽的觀察評估,單論鍛造手法,他的水平已經超過了大多數鍛造室的老牌工匠。
然而姚三土這么認真刻苦,卻還遲遲無法從幫工身份轉正,其中原因,是出在了他的修煉資質上。
姚三土在修煉資質這一塊,可以說是與吳桐不分伯仲,屬于差到了極點,但又沒有被徹底判死刑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