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職的十八人中,有十七人都是已經年過六旬,剩下的那個就是楊元柳。
這并非是文史館招人要求高或是有打壓新人的情況。
恰恰相反,文史館每年都會招人,并且對新入職的參事,更是照顧的無微不至。
不止是工作,就連生活、修煉中,鄒中毅等人也是給予了許多幫助。
但即便是如此,依舊留不住人。
來到文史館的年輕參事,總是在干了一兩年之后,就想盡辦法進行了崗位調整離開。
原因便是之前提到的,在這里當職沒有前途。
年輕的王朝修士,尤其是能夠進入皇都的人,哪個不是自視甚高之人,怎會甘心屈居于此,空耗大好年華。
鄒中毅理解他們,也不強求,任何想要離開的人,他都沒有為難過。
但這樣一來,文史館沒有新鮮血液的問題就變得愈發嚴峻起來。
今年本來有一個招人名額,結果他被告知,有一位副巡長的學生要來。
鄒中毅心中苦悶,因為在他看來,這又會是來這里混資歷的公子小姐。
最多兩年,他或者她,就會帶著“兩年邊緣機構工作經驗”前往別處高就。
文史館就又要白忙活兩年,最后還得客客氣氣的把人送走。
不只是鄒中毅,文史館的其他參事在得到這個消息后,也都是這么認為的。
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不過,隨著楊元柳的加入,他們很快就發現,這個小姑娘,似乎與那些混資歷的公子小姐很不一樣。
她好像,真的對歷史很感興趣。
文史館的工作難度并不大,但卻十分繁瑣和龐雜,新來的參事剛到任時,都會感到千頭萬緒、無從下手。
但楊元柳這個小姑娘卻是僅用了短短一天時間,就靠著自己摸索出了高效快捷的工作方法。
并且在每天完成工作任務之后,她都會留在館中翻閱古籍史冊,經常一看就是一整晚。
最初鄒中毅聽聞此事,還認為她只是在裝裝樣子。
畢竟這樣的人他也見過不少,基本上不會堅持一個月,就會原形畢露。
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漸漸發覺,自己是誤會楊元柳了。
因為在來到文史館的三個月里,楊元柳基本上日日都是如此!
極少數半夜看不到她時,只要第二天一打聽,肯定就是去了承天書院的藏書閣。
鄒中毅這才開始意識到,楊元柳似乎真的和此前那些只想著混日子的年輕參事不同。
而在之后幾次接觸下來,他便是可以肯定,楊元柳這三個月絕非是在演戲。
因為在二人交談中,楊元柳提出的對歷史的看法和見解都很有思考,并且一些旁人不易察覺的細節,她也能夠敏銳的注意到。
這可讓已經一大把年紀的鄒中毅大感意外和驚喜,因為如今對這些古籍史冊感興趣的年輕修士真的不多了,像楊元柳這樣,感興趣的同時還愿意靜下心來研閱思考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這是個好苗子!絕對不能錯過!”
鄒中毅很快就決定,要親自教導楊元柳。
他很清楚自己這么做最后都是給別人做嫁衣,楊元柳以后注定會離開文史館的。
但即便如此,惜才心切的他,還是做出了這個選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