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好處的二人,隨即便也開始認真的傾聽何勝來心頭疑惑。
經由他一番講述下來,兩名仙府修士皆是看出了這何家木道之法確實有幾分獨到之處。
但其中問題也很明顯,因為所求之法太多,便造成了分支過廣、主干不壯的情形。
這在中部諸多中小型木道宗門中也極為常見,算是個普遍現象。
究其根本,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中小型勢力手中掌握的木道傳承,本身在品質與完整性上存在缺漏。
兩名仙府修士告訴何勝來,放眼整個滄瀾洲內,擁有真正完整木道傳承之法,可被稱為道統的,只有兩處。
一個在他們妙木仙府,另一個則是在東南魔土之地的枯藤古剎。
這兩家的木道傳承,是真正囊括了從氣脈入道,直至飛空煉虛所有階段的修行之法。
正是有著這樣完整的道統做支撐,他們才能夠成為滄瀾洲內,木法一道的執牛耳者。
不過何家的情況倒也并非無解,二人先是言語上為何勝來詳盡分析了何家能走的幾條破局之法,隨后還賜予了他兩門能夠完善木道之法的仙府秘要。
有了這兩份秘要,至少何家木道之法,在尋道三境的缺漏錯處,都能給補救回來。
另一邊,沈岳也在何勝來之后,被東方盈彩帶到了如意仙谷的三名修士身前。
如意仙谷乃是中部儒修圣地,其中最有名的一條文脈便是百里一脈。
因為儒修的規矩講究極多,東方盈彩亮明身份后也只能為沈岳引薦一番,不好像方才對妙木仙府修士那般,直接給三人塞好處。
好在是沈岳自身學問扎實,面對三名仙谷儒修提出的問題,皆是對答如流。
三人聽著他的回答亦是頻頻點頭,眼中皆是浮現贊賞之色,隨后便準他說出心中不解。
而讓三名仙谷儒修感到意外的是,沈岳的提問竟是格外刁鉆且尖銳,直接觸及到了儒道一脈的某些根本之法。
要知道儒修最講尊師重道,如他這般敢于質疑先賢之法的后生可是不多見。
不過三名仙谷修士并沒有因此對他感到不滿,反倒是更覺得這個來自西北的小儒修天賦不淺。
“晚輩以為,先賢之法自是有諸多可取之處,但同樣也有很多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時局。”
沈岳正色道:“我等苦讀圣賢之書,不應只將目光落在死板的文字上,還需通過字里行間的留白與暗喻,洞察其中深意,理解先賢留下的智慧本源。”
“晚輩知道,以我如今這淺薄的修為與學問,說這些話未免顯得有些狂妄自大,但若不將此言道出,便又是違背了心中所想,未來道途恐是難以走遠。”
聽完沈岳的訴說,三名仙谷儒修便是笑著相視一眼,而后紛紛取紙拿筆,各自寫下了一段文字,遞給了他。
沈岳接過后,只是簡單看過一眼,便是感到心頭大動,似是有什么枷鎖于此刻被破開。
嘩——
幾息之后,便見他身周氣息一轉,那修為便是原地拔升一境,來到了凝元圓滿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