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人便是此時孫家內部,負責鎮守燕來城的兩名真意修士。
其中那名面容清秀的男子,楊元鴻早在六年前在孫家時便見過。
他是孫家最近一位證道成功的真意修士。
另一人則看著與當年那名老修有幾分相像,想來也是有些血脈聯系的。
為了對這位高居金榜二頁第六位的天驕表示尊重,孫家這番也算是拿出了最高的規格待遇,由兩名家中老祖親自作陪。
在隨后的交談中,雙方簡單交換了信息。
關于那處西北“桃花洞天”的情況,孫家也在楊元鴻口中得到了證實,心中便也對他出身的那家西北楊氏有了大致的評估。
楊元鴻也表達了此行的來意,兩名孫家真意聞言自是欣然應允。
二人當即便與楊元鴻送出五份孫家信物,往后只要是楊氏修士,攜此物來到燕來城,有任何困難,能得到孫家的鼎力相助。
這番密談的時間不算長,但過程中雙方都非常愉快。
孫家樂意與楊元鴻交好,以求得往后更為長遠的利益。
楊元鴻也通過自已的身價,得到了孫家日后的助力承諾,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此行拜會的目的達成,楊元鴻便沒有在燕來城久留。
只禮貌性的在孫府住了一日,便再度啟程。
臨走時,他在兩位孫家老祖的陪同下路過前亭,便看到一幅寫有兩篇詩文的墨寶懸掛在門內。
這兩篇詩文左右并列,皆是出自中部如意仙谷,抒發的也同是祝愿情誼長久之意。
而極巧的是,這兩首詩正好各有一句,分別帶“孫”和“楊”,這兩個字。
一句為“孫枝含意暖,世世共相赴”。
一句為“風吹楊柳岸,心寄千里還”。
就算是楊元鴻這樣,在讀書上沒什么天賦的“粗人”,也能一眼看出這兩首詩的寓意,不由贊了聲“好詩”。
而就是這一句簡短的評價,便叫那位負責前亭的張管事,在事后得了家中的厚賞,連同一眾前亭的下人丫鬟,也一并有了好處入兜。
曾幾何時,楊氏的修士外出,還是經常要看旁人顏色行事。
稍微有些權勢的人物,一言一語便能主導楊氏的興衰沉浮。
而現在,僅僅是過了二十年的時間,楊氏出來的弟子,便也成了旁人眼中,能夠一言升天、一言墜地的大貴之人。
離開燕來城,楊元鴻又順便向孫家借了一艘仙舟來趕路。
中部太大,光靠他自已御風飛行,走起來太耽誤事兒。
正好枯葉真人也要尋覓擁有證道契機的場所,便給他當起了“船夫”。
坐上了仙舟,接下來的行程就快了許多。
一月之后,仙舟便是抵達了紫云山外。
東方氏通過山外大陣得知消息,都沒等家中長輩安排,那東方盈昊便是急不可耐的高喊著“大哥”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