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位扶搖宗的開山老祖早已功成大道,登臨虛界之上。
不過在登臨上界之前,他將自已的一身道法傳承,以及那道無回神風,皆留在了扶搖宗內。
作為一宗掌教的傳承之物,一直延續至今。
在尋常時間里,悟道境以下的修士根本無法進入無回風洞。
此地乃是兩位洞玄大能生死搏殺,打穿地表后形成的一塊險地,其中蘊含數不清的空間亂流和斷層。
若是強行進入其中探尋,那即便是真意境修士進入其中,也有可能落得個有去無回的下場。
單論這樣的兇險程度,便是比那化龍池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是這般看來,那別說三年,就是讓楊靈睿再修煉三十年,也是無緣入得其中的。
不過此方兇地的名字,既然與那扶搖宗傳承之物相同,那自然就是有些常人無法知曉的門道在其中的。
扶搖宗掌門如今手握的那道無回神風,其實就相當于開啟無回風洞的一枚鑰匙。
這也是那位扶搖老祖將此物留在下界的原因。
無回風洞雖是兇險異常,但其中蘊含的風道至理,以及千百年來演化的各類奇風,對于風道修士而言,皆是能夠改命成道的大造化。
他將無回神風留在扶搖宗內,便是想要遺澤滄瀾風道后人。
以十二年一輪為期限,每到達新舊交替的節點,無回風洞內部的空間便會進入一段短暫的穩定期。
這時候,只要動用與其一脈同源的無回神風,便可將風洞外部殘留的空間斷層盡數吹開,打通一條通往此方無回之地的去路。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凝元境界的修士,也能夠進入其中進行探秘。
這種穩定的探索期大概會持續三個月左右,之后這處兇地便會再度被空間亂流席卷,陷入狂暴之中,直至下一個十二年的節點。
因為扶搖宗手握著開啟這份風道寶藏之地的鑰匙,故而便以十二年為期限,設立了逐風大典。
屆時,扶搖宗就會遍請滄瀾各地風道修士齊聚一堂,一同進入無回風洞中尋覓造化機緣。
這樣的做法確實是造福了滄瀾洲內廣大的風道修士,但同樣也是扶搖宗借眾修之力在為自家傳承道統做著補全。
方才彭滔提及過一事,說只要能夠在這方兇地中獲得無回風息,便可獲得進入扶搖洞天觀道的機會。
他口中的這個無回風息,實際才是扶搖宗愿意與滄瀾眾修分享這處機緣之所的真正原因。
扶搖老祖實乃驚世奇才,當年他都尚未將這道無回神風真正補全,就已經在風道登頂滄瀾,并破開了踏虛之境,去往了上界。
正因如此,現如今的扶搖宗,才需要通過每隔十二年開啟風洞的機會,從中取得無回風息來補全這道神風的細小缺損。
或許在扶搖老祖眼中,無回神風與其他術法并無二致,就是一個尋常的對敵手段,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有了就用,沒了也不影響他站在一洲風道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