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余老祖。”
“歡迎陳峰主光臨小谷,不知此行所為何事?”
陳懷恩隨即取出一塊石令,接著將陳陽的安排告訴了余老。
“原是仙尊有令,陳峰主請隨我來吧,元興正在谷內。”
二人降下身形,行至桑露谷中,便遠遠望見三名少男少女,正盤坐在一處土坪上。
三人中年紀稍長的那名少年,便是一年前入山修道的楊元興。
剩下的一男一女兩個剛滿十歲的孩童,便是三月之前,新一批通過資質檢驗,得以進入四重天域內入道修煉的兩個楊家后輩。
此前被陳陽賜了名,男孩叫楊元誠,女孩叫楊元菲。
二人與楊元興一樣,本身資質都是差了幾分,是被陳陽施展了神通修補身體氣脈,方才擁有了入山的資格。
這兩個孩子都資質平平,并且在入道之后,也不曾發現有天工峰的四道百藝天賦,隨后便被安置在了桑露谷內。
此時的二人正是在修煉上遇到了困惑,在向楊元興請教著。
“這冥靈求道之法,重在靜心,你二人初進家中仙谷,初入道途,初見仙尊,故而心緒激動是在所難免,與我當年一樣。”
雖然只是年長一歲,但此刻的楊元興在兩個初入道途的孩子面前,卻是顯得要成熟不少。
方才二人因修煉時氣息總是不穩,便向他這位兄長請教,楊元興隨即也結合自已的經驗,為他們做出了解釋。
“你二人不必為此憂慮,每每心緒波動之時,不妨便想想咱們楊氏的發家史。”
楊元興對二人說道:“我當時便用的是這個法子,一旦心有所動,感覺到入定有異,便開始回顧家史,這般回想之下,用不了多久便可感前人之艱辛與不易,更感我輩如今之安逸與幸運,繼而便可再度堅定信念,重回穩固之境。”
“原來如此!元興哥好厲害啊!”
“元興哥真棒!”
楊元誠與楊元菲二人紛紛夸贊出聲。
楊元興聞聲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哎呀,沒什么的,只是些許經驗而已,論天賦與本事,我與元文哥、元柳姐差得遠,與你們那位真龍兄長,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啊!元興哥尚且如此,那我們倆不是更差勁了。”
“是啊,感覺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跟得上哥哥姐姐他們...”
兩個孩子聽罷不禁有些失落,楊元興見狀便是再度開口道:“唉~你倆這話可就說錯咯~”
“咱們楊氏,能入山修行的每個孩子都是各有使命的,像元文哥,如今便日日在谷底鉆研符法,像元柳姐,便是作為楊氏外使遠居逐虎朝中,還有那位真龍兄長,聽說如今正是在那滄瀾中部攪動風云!”
“而像我與你二人這般,便是要牢記發家不易,刻苦修煉,日后給家中添子添丁多生娃娃,讓楊氏更加昌盛,便是職責與使命所在了!”
面前兩個孩子聽罷便是露出若有所悟的神情。
“元興。”
“余老祖來了,快起身!”
恰在此時,余老和陳懷恩一同降下身形,楊元興趕忙帶著兩個弟弟妹妹起身向二人施禮。
之后楊元興聽從安排,隨陳懷恩去往了神臨峰,剩下的兩個小家伙則相視一眼,然后滿眼堅定的湊到余老身旁。
“余老祖,方才元興哥與我們說了使命與職責。”
“我們一定會努力修煉的!”
聽得這話,余老可是個高興,撫摸著兩個孩子的腦袋連聲叫好。
可不曾想,這兩個孩子下一句話,就是讓他愣在了當場。
“余老祖,您知道怎么樣才能生娃娃嗎?”
(感謝各位讀者大大的支持!年底前會有一個好消息,嘿嘿,大伙可以先猜猜是什么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