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之地,西部邊地,兩軍交戰區。
最近數年來,因為東荒王朝內部的不斷地增兵,使得蠻土邊地壓力與日俱增。
由于修煉之法的限制,蠻族沒有如東荒蛇弩、人雷一般的戰場殺器,故而在各類沖突摩擦中,總是吃虧。
不過這樣的情況,從一年多前開始便有了好轉。
楊氏圣族遠遷至此,不僅給蠻族的凡俗商業貿易注入了新的活力,還順帶著引進了外界修士的百藝之法。
得到了楊氏提供的四道傳承,蠻族內部的修士工匠們便開始了不分晝夜的瘋狂研究。
經過這一年多的努力,很多百藝產物都已經在前線得到了戰事的檢驗,投入到了日常的作戰中。
有了這些功能繁多的輔助之物,蠻族部隊的戰斗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將軍,異人他們又追過來了!”
前線的某處臨時駐扎點,一名負責偵查的蠻族修士回來報信。
“立刻動身,向北面行進!”
領隊將領得到消息并立刻下令,結束了這次短暫的休整。
士兵們紛紛站起身,或攙扶或背負著軍中傷員,開始朝著北面前行。
“將軍。”
這時,一名軍中謀士上前叫住了將領,與他低聲道:“將軍,我們眼下已經有被包圍的趨勢,按照現在的行軍速度,恐怕難以突破敵人的封鎖線。”
“你想說什么?”
“將軍,為了盡可能的保留有生力量,最正確的決策,就是丟下這群傷員,他們已經成為了整個部隊的累贅。”
此話一出,這名謀士便從將領眼中看出了怒意。
但因職責所在,他還是堅持道:“將軍,請您明白,這不只是我的活路,也是您,以及其他所有士兵的活路。”
蠻族將領聽罷,緩緩閉眼消解了心中怒火,平復心境與他說道:“你說得這些,我當然明白,但你要知道,這里是戰場,我們接到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救回這些傷員。”
“你知道他們的身份嗎?他們都是有望成為我族新一代工匠的年輕人,是我族未來抵御外敵的中流砥柱。”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不會采納你的意見,之前的求援信已經派人送出,我們繼續向北,便能夠與援兵會合。”
那謀士聞言,便也神色一黯,不再多言。
他心里清楚,這份求援大概率只是他們的一廂情愿。
在如今緊迫的戰局,尤其是在他們陷入敵軍合圍的情況下,那份求援信,十有八九是不可能送出去的。
而如今將軍執意向北,并堅信此事,也不過是穩定軍心的一種手段而已。
“咳哈...”
就在這時,他看見身后一名不過十多歲的年輕傷員口吐黑血,面色蒼白如紙。
身旁的那些士兵只得放緩動作,無法再為他做更多治療。
這名謀士摸了摸口袋,隨后輕嘆一聲,將自已僅剩的最后一枚療傷丹藥取出,讓這名年輕人服用了下去。
吃下丹藥之后,年輕人的臉上很快便恢復了幾分血色。
他忽然握住謀士的手,問道:“謀士大人,我...我會死在這里嗎?”
謀士聞言微微神情一怔,短暫的愣神過后,他反握住了這名年輕士兵的手:“不會的,你要堅持住,援軍已經在路上,將軍會帶我們脫離危險,返回家園!”
經過一日一夜的行軍,部隊抵達了傳信中的接頭地點。
然而負責偵查的修士朝著多個方向尋找,非但沒有發現任何援兵的蹤影,反倒是發現了敵兵埋伏的蹤跡。
他們將這些消息帶回,將領心中最后一份僥幸便也被徹底磨滅。
他知道,援兵不會有了,而且正如那謀士所言,他們因為行軍速度太慢,如今已經進入了敵人的包圍圈。
但事已至此,他也并沒有后悔之意。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戰士為保家衛國,死于刀兵與戰火之下,就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將軍走出營帳,看向已經整備隊列、嚴陣以待的士兵,胸中便是一陣熱流翻涌。
在這些士兵眼中,他沒有看到任何怯懦與后悔之意。
每一個人,目光都是無比堅定,已經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
此時敵軍的戰吼聲已經從四面八方傳來,他們無路可退,無路可逃,要么投降,要么死戰。
而此刻士兵們視死如歸的眼神,已經給出了他們心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