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泉州糧草儲備,最多能堅持五日的時間,就這還是在現有的災民基礎上。”
戶部官員毛博文皺眉開口道。
“故而即便是運糧的隊伍,按王爺之令,能在四日半的時間趕赴泉州城,時間也過于地緊了一些。”
“若是其中再出點什么差錯,導致糧草無法按時抵達,泉州數十萬受災百姓便會立即斷糧。”
“一旦斷糧必定再次民心大亂,此事一旦發生,定會將王爺好不容易在災民心中樹立起來的朝廷形象再次崩塌。”
“以臣之見還是做兩手準備為好。”
“萬一四日后糧食無法抵達,我們也不必再著急忙慌地想應對之策。”
“說說你的想法?”顧幸聞言面色疲憊道。
“最簡單粗暴的自然是減少每日糧食的供應,”毛博文認真道:“按現在的量每日減少一半,便能供應十天左右,如此便能為我們爭取不少的時間。”
“就算第二批朝廷賑災物資,無法按時運達此地,我們也不會太過被動。”
顧幸還未說話,毛博文又急忙開口道:“臣知曉此舉有違王爺當初對百姓的承諾,但此舉確實是目前最有效地解決糧草短缺的辦法。”
一開始泉州災民受到有心之人的蠱惑,對朝廷的態度已經處于離心離德的狀態了,為了盡快挽回災民對朝廷的態度。
顧幸當著災民的面,承諾只要自己在泉州一日,便會讓災民吃上一日的濃粥。
顧幸當初對百姓的承諾,可并非剃頭刀子一頭熱,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法,而是讓人清點了泉州以及自己從長安帶來的物資。
又集合了當時泉州初步探查到的災民,雙方做了整合,經過戶部詳細計算,即便熬濃粥,一日兩次分發給災民,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而且當時泉州因暴雪的緣故,導致泉州大量房屋道路橋梁出了問題,修復這些建筑,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按顧幸的預估這些人手近九成左右,是需要從災民中出的,故而必須給災民吃濃稠的粥,不然哪來的力氣干活。
為此顧幸第二日還召集了所有災民,開了一場公開審判大會,一口氣砍了三十多人。
全是原泉州官府負責對災民施粥的官吏,大力鼓舞了一下百姓士氣,讓百姓重新建立起了對朝廷的信任。
這幾日工部那邊在挑選災民中的成年男子,重新修建災民聚集地,對周邊道路房屋進行修繕,看到希望的災民,不少都在踴躍報名。
這一切都在按照顧幸最初的預想在發展。
但鬼知道泉州官府如此地不靠譜,竟敢這般膽大包天,對受災百姓損毀建筑的上報數據造假這么多。
現在災民數字的每日狂飆,徹底打亂了顧幸一開始的布局。
生怕顧幸不同意每日減半的方案,戶部官員毛博文還欲繼續勸說。
“好了,本王知道你的意思,”顧幸抬手制止了對方,點頭道:“這個方案可以執行,不過注意一下方式方法,莫要讓百姓產生應激反應。”
一開始對災民的承諾,是出自朝廷一方的糧草儲備,以及需要盡快穩住泉州的局面,以防有心之人從中作梗,導致最后泉州無法收場,造成更大的人員財產損失。
但現在多日過去,顧幸對泉州的局面已經初步穩住了,影衛那邊針對一開始蠱惑災民試圖與朝廷對抗的老鼠,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