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兒子嫌棄的婆婆,那有沒有被女兒忽略的父親呢?”
雅純的話讓辦公室的氣氛突然緊張起來,楊立微微皺起了眉頭。
隨后雅純又扭頭看向了杰西卡。
眼里全都是不滿的情緒。
“杰西卡,我知道您有過留學的背景,也知道國外的女權運動,對您的影響也很大。”
“可是國外的情況,畢竟跟國內的情況不一樣嘛。”
“所以......”
精明的楊立,一下子從雅純的話語當中捕捉到了什么。
她是靠“女權”起家,出名的。
任何對于女權不利的話語,她都要反駁。
只見她直勾勾地看向雅純。
“雅總,您也是女人。”
“那我問您,請問是女人的價值重要,還是男人的價值重要呢?”
楊立拋出去的問題,宛如一個精致的陷阱。
不管是選哪一邊,都會落入楊立的圈套之中。
即便是雅純,也不敢輕易回答。
見雅純不說話。
楊立便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那好,那我告訴您一個準確的答案。”
“在這個社會上,女性的價值,普遍比男性的價值要高。”
“我們做過統計,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平均比男人高,說明女人更聰明。”
“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底層的體力工作,比如搬磚,送外賣,拉貨,都是男人在做。”
“女人,是天生的管理者。”
楊立不愧是天生的演說家,她的話語很有感染力,洪亮的聲音,也仿佛帶著一種魔力。
讓身為女人的雅純,深深地帶入其中。
“其二,從商業角度上分析,女人更舍得投資自已。”
“奢侈品店內大多數客戶,都是女性客戶。”
“就拿你們外賣平臺來說,女性的消費往往要比男性的消費更多,她們舍得為自已花錢,這難道不是你們平臺想要捕捉的優質用戶嗎?”
女人比男人更有小資情調。
女人更舍得在自已身上花花錢。
這也奠定了,她們在商業市場上,更有話語權。
所以像餓了吧這種平臺,討好女人,是一種趨勢。
只可惜,楊立的分析,只是趨于表面性的。
男人不舍得花錢,是因為他們全部都被困在了傳統的婚姻觀念當中了。
一個男人,一生花的最大的幾筆錢,是買房子,買車子。
而買房買車的目的,卻是為了娶老婆。
這種傳統觀念的枷鎖,讓男性在消費市場上顯得相對克制。
以至于他們不敢像女人一樣瀟灑,月月把工資花光,買衣服,包包,鞋子。
可是這些男人也在悄然改變。
傳統的男人越多,男性的價值和地位就越低下。
最后,甚至被整個商業市場所拋棄。
所以,才誕生了,像楊立這樣一批,靠“女權”起家的女人。
“抓住了女人,就抓住了整個市場,抓住了女人,就抓住了商業的未來。”
“而我.....就要成為那個引領未來的女人。”
楊立發出自信的微笑。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