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來到鎮上,便直奔集市攤點去了。
今天鎮上人很多,即使今天并不是逢集日,但是大家都想趁這個日子多賺些錢。
上街以后可以聽到各種吆喝聲、叫賣聲、砍價聲云云不斷。
一路上由四爺爺帶著三個后輩,先來到街口專門賣香紙炮仗的地方。
今天這些東西是大頭,要買的很多。
最后光炮仗都買了兩大箱,香紙蠟燭也買了不少。
山里人上山祭祖,別的不比,專門比的是誰家放的炮仗買得大、響的時間久。
現在集上買的基本上都是土炮,而且還比較便宜,不像后世那樣,電光炮仗賣的比較多,土炮也因為各種原因變得很貴。
單單一千響的土炮,四爺爺就拿了四串。
這些東西買好啦,就要開始買菜,建忠大叔學過廚子,在村里也經常幫別人家里做大席。
所以接下來要買什么菜都聽他的安排。
首先是來到肉攤上,肉是肯定要買的,三十幾個人吃飯,肉怎么都得多買點。
現在的肉價比過年前要便宜了不少,三塊五的價格,買了十幾斤。
家里每家都種了很多蔬菜,所以家里有的蔬菜就不用在外面買,省一些錢。比如蒜苔呀,木耳這種家里沒有的,就需要買上一些。
大家的想法都是錢要在刀刃上,不能瞎浪費。
最后大家湊出來的二百塊竟然還有剩余。
本來張安還想多買些東西的,但是這個是集體的事情,不能自己有錢就買這樣買那樣,別人家會有意見的。
在別人看來,顯得你能。
所以張安最后買了箱蘋果,到時候帶到上山去當供品。
今天倒是沒有在街上打散酒,因為說起白酒,還是村里烤的糯米酒跟高粱酒要好一些,很多人都特地到村里去買。
幾個人開著車來買東西,最后賣完了車斗里也沒裝多少。
不過路上遇到許多村里的人,張安就順便幫他們把東西放上了,一起走了。
到了家里,張安的母親王芳帶著幾個嬸子開始準備揀菜淘米做飯。
米是每家人自己帶來的,因為都在村子里,隔得近。這個不用別人說,反正沒有人說了一定要帶,但是大家都自己把米帶過來。
這可能是以前還是大集體的時候老一輩養成的不成文規矩,那時候去別人家吃酒席都要自帶干糧。
所以一直到現在,這樣的集體組織起來的事情都要自帶口糧,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一點都沒忘。
也不愿意因為這點東西,被別人在后面指指點點。
張安從家里撈了兩條大草魚過來做紅燒魚,在街上大叔說要買的時候,被張安阻止了。
說自家有,到時候去家里抓就行了。
大家都知道張安家池子里的魚喂的很好,所以也沒有客氣。
這七八斤的大草魚就算是在河里也不多見,見了也不容易抓到。
幾個婦女在家里忙,然后家里的四爺爺帶著家里的漢子跟小孩要上山去修墳。
二爺爺則在家里打紙幡。
因為每一家人都要掛一道,只要分家出去的都要掛,要的還不少,所以二爺爺專門留在家里打。
鎮上其實是有賣的,但是二爺爺還是想自己買白紙來打。
因為鎮上賣的那些太薄了,一道紙幡只有那么幾層,掛起來只有一點點。
其實過完年的時候,大家都去修過一道了。
但是這種事情沒人會嫌自己做的次數多了,這個主要是表達自己對祖先的一種敬意。
一路跟著四爺爺翻山越嶺,依次把自家的祖墳給修葺一遍,鏟草,添土等到。
大人們在修葺墳塋的時候,小孩子們有的會幫忙、有的到處找著夢子。
這個季節山上的已經有些夢子可以吃了,比如果實呈白色的白夢,它的形狀就像是草莓一樣,但是要比草莓小很多。
白夢沒有成熟的時候果實是紅色的,反而成熟了以后就變成白色的了,吃起來甜甜的,大人小孩都喜歡。
以前張安小的時候,每次在山上看到白夢,都喜歡摘了帶回家一起吃,在山上的時候都舍不得吃。
還有一種夢子渾身是大紅色的,形狀也跟白夢長得差不太多,叫做蛇夢,這玩意不能吃,大人都說有毒,反正張安也不知道吃了會怎么樣,不吃就行了。
娃娃們上山大多是來玩的,但是更多的是讓他們來認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