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白計安接過箱子,嘆道:“還真夠多的。”
“大概每天寫日記是習慣吧。我想著,可能這里會有李樂無意間記錄下來的線索,所以就全部帶回來了。”
本來還想在賀威為他準備的新書里找一本喜歡的,打發時間。
現在看來,似乎省去挑選的心力了。
“你還要去嗎?”
陳澤洋頓了頓,反應過來白計安是在問自己是不是要跟上大部隊,他搖搖頭:“應該是用不上我了。”
“那正好。”白計安從箱子里拿出三本日記遞給陳澤洋,“我們分工合作,爭取在賀威回來之前,把這些看完。”
正愁內容太多,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讀完的陳澤洋心里一喜,立刻點點頭,接過日記。
把箱子放在一邊,陳澤洋幫忙,把茶幾收拾干凈。
他看著還剩下一半的蛋糕和蠟燭,回頭對白計安道:“白先生,生日快樂。”
白計安淡道一聲謝謝。隨后,他把箱子放在辦公桌上,走過來,用刀子隨便切下一小塊蛋糕放在餐盤,確定還算新鮮之后,切下一塊大的,遞給陳澤洋。
“謝謝。”
陳澤洋雙手接過蛋糕,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他只是因為發現了生日蛋糕,并且知道賀威的生日不在年初,所以判斷是白計安過生日,出于禮貌,才說了一句祝福。
結果現在這樣,好像變成了,他想吃蛋糕。
白計安背沖他,一邊挑選著箱子里,余下四本,李樂的日記,一邊察覺到他的心思。
“不用覺得拘謹,你出于禮貌,我也一樣。”
隨后,白計安繞過桌子,坐在賀威的辦公椅上,讀起了第一本日記。
簡單地翻閱一遍,根據每篇的日期顯示,李樂的確有每天晚上睡覺前寫日記的習慣。
而且,她不是隨意的在記錄,格式非常標準,一看就是從小跟著某位老師養成的習慣。
等到畢業之后,習慣還在,她也順其自然地每天堅持。
好習慣,不但可以練字,練文筆,還可以留作紀念。
如今,假如真的在里面找到線索,那更是救命的大功。
白計安理所當然地從最新一本的最新一篇開始看。
幸好李樂不算一個話多的人,最長的一篇日記也只有三頁,普通的,幾乎在一頁半至兩頁。
還記得,在之前他調查的個人資料上顯示,李樂今年16歲,原本是樾安市實驗中學高一的學生,在四個月前,父母為她辦理了轉學,轉到如今的凌英國際高中。
她的父親是市工商局的副局長,母親是自由創業的商人。
家境優越對于李樂來講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至于原先普通高中里,老師的優待和部分同學的獻媚,她也早就習以為常。
字里行間,白計安看得出李樂的性格灑脫、熱鬧,算不上傳統意義上的大家閨秀。
如果現實世界是一個江湖,那么她絕對是男孩性格,從小不喜歡琴棋書畫,專門舞刀弄槍的名門女俠客。
每天過得都很快樂。
即便父母很忙,沒有什么時間去管她的學習和生活,她更多的感覺是自由。
白計安一目十行,用最快的速度去了解李樂這個人。
他迫切的想要從里面尋找一切她不開心的事。
假如她一直都是如此開朗的人,對父母的繁忙沒有怨言,那么一直以來,他們推測出「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的結果,就不再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