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寺廟建成有一段日子,功德碑上的名字恐怕已經多到數不清了。快點拍下來,然后來藏經閣找我們。”
栗山涼點頭,而后轉身向寺廟正門走去。
賀威回身迎上一頭霧水,差點追上去的小和尚,現編栗山涼忽然脫隊的原因。
寺廟正門對面,一塊大小如同七座面包車的黑色石碑安靜地立在當中。
栗山涼繞到正面,從上至下,整整齊齊地篆刻著數百個金色姓名。
他抬頭向上望,看到第一行僅有兩句話。
「白玉菩提侶」和「聶影慈航伉儷」。
白和聶,應該就是白計安和聶開宇父母留下的雅稱。
緊接,栗山涼一行行向下掃視。終于在第五行末尾找到沈正軍的名字。
幾百個名字看下來,有些留真名,有些是起雅稱。
回想起纜車上,他們的猜想。英日混血的栗山涼努力在博大精深的漢語中尋找目標。
羅善人和徐婉華……香港人留下的名字可能是繁體,也可能是英文,少數可能是日文和拉丁文。
以沈正軍為中心,栗山涼在密密麻麻,隱喻超多的小字中找到繁體字:「善婉信士」。
頗為動聽的雅稱,栗山涼撇撇嘴,心念前電詐集團頭目徐婉華和羅善人的實際形象與自取雅稱差距太大,險些害他與真相擦肩而過。
按照白計安的要求,栗山涼匆匆拍下照片,一路奔向藏經閣。
此時,已經站在藏經閣一層的賀威與小和尚聊天。身后,白計安漫不經心地立在三米高的實木書架前,逐本翻閱。
「樾安,詭云山靈犀寺藏經閣。」
這是羅梓純發給他的訊息。
收到時,他第一時間詢問她具體位置。可惜當事人羅梓純想了片刻,對他說:“我只記得分區是佛教義理研究著作,具體哪一本,第幾頁,說不好。”
找到目標分區。白計安仰頭望著高3米,長6米,共15層,擺著2000多本書的書架,眼前一剎白暈。
羅梓純說她不知道是哪一本。
究竟是不知道,還是不想把完整答案說出來,故意給他提高難度,隨便猜一下,答案可想而知。
白計安眼神穿過書本和木架中間的縫隙,他看到還在與小和尚聊天的賀威。
真不知道他有限的話題還能維持多久。
白計安快速拿出面前五本書逐一翻閱,直到大門外響起輕快的跑步聲。
栗山涼繞過賀威和小和尚,在一排又一排高大的胡桃木書架中找到白計安。
白計安低頭凝視書本,小聲道:“拍了?”
栗山涼同樣拿出五本書,低聲回復:“功德碑上不僅有沈正軍的名字,還有羅善人和徐婉華。”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會特別來內地捐贈靈犀寺的原因,一定和沈正軍脫不了干系。”
“那羅梓純呢?她把資料藏在這,是不是以為這里和父母有關,沒想到沈正軍也參與其中。”
白計安轉身來到書架另一面,說道:“真相或許就是這樣。”
話落,白計安專心翻找書架。終于,他看著偽裝成書頁的資料,輕喚栗山涼。
……
“涼?”
白計安返回至上一排,看著空空如也的書架過道,腦中“嗡”地一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