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在即,兵分兩路。
柏衡于卯時三刻集結江陵幾乎所有水軍,以千人為方陣,護戰艦直奔江陵渡口,此前隱于城南的樓船則由福、襄兩郡隨樓船一并增援的水軍走另一條路至渡口。
裴錚則率三萬兵,分三路攻占牛角山上葦澤、武寧跟金峪三處要塞。
辰時三刻,未等裴錚抵達牛角山,滄江炮火響起。
吁——
馬背上,裴錚雙手緊緊勒住韁繩,身后蕭瑾亦聽到一聲炸響,緊接著是如雷鳴般的戰鼓聲!
兩人皆朝遠處江面望過去。
雖然距離遠,勝在居高臨下。
視線里,百余艘戰船猶如離弦利箭沖向對岸,所有走舸護著四艘樓船鋪陳在偌大江面上,艨艟載乘萬于陸兵壓后,船頭龍首撞碎浪尖,迸濺的水花在朝陽的映襯下熠熠金黃。
沉寂的江面頓時沸騰……
“蕭將軍覺得,柏帥能贏?”裴錚側眸看向坐在馬背上的蕭瑾,挑眉問道。
蕭瑾盯著江面,心涼半截。
還真是四艘樓船!
且無論戰船還是艨艟的數量都比之前他報給鄱城的數量多出半數不止,奇襲再加上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是條狗領兵也贏了。
“末將以為,柏帥輸的可有性不大。”蕭瑾暗暗咬著牙,心中頗為忐忑。
此戰夏侯伯若因自己情報出錯敗北,也不知道梁國會是什么反應。
“柏帥必贏!”
裴錚再次看向蕭瑾,“本皇子跟蕭將軍可不能給柏帥拖后腿,李副將,張副將!”
“末將在!”
“末將在!”
已至牛角山,再往上走就得兵分三路,各自攻占。
裴錚指揮兩名副將,各帶一萬兵卒直奔武寧跟金峪,爾后看向蕭瑾,“蕭將軍想隨哪一路?”
蕭瑾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殺裴錚是他唯一將功補過的機會!
“末將愿護五皇子左右。”依他與夏侯伯的約定,凡裴錚出兵路線,必派重兵圍剿。
他須得守在裴錚身邊,看著他死。
“好!”裴錚眼底閃出異樣光彩,“那蕭將軍可一定跟好了本皇子。”
駕—
裴錚縱馬朝山路疾馳,蕭瑾緊隨其后,一萬身著甲胄的步卒浩浩蕩蕩朝葦澤口全力進發。
行至半山腰,桅桿如林的江面騰起滾滾黑煙,自四艘樓船里射出的箭羽如千點寒星,上面承載的投石車接連彈出磨盤大的石彈,頻頻砸中對面戰船,激起的水柱丈余高。
站在牛角山的角度,水柱如同沖天而起的長龍,發出狂嘯般的怒吼……
蕭瑾知道,此戰江陵必勝無疑。
終至葦澤口,裴錚領兵布陣,將一萬兵分成兩路,七千兵留給副將,自主路直接攻占葦澤口,他率領三千兵繞過山路從后面包抄。
這一次,蕭瑾未得他詢問,主動選擇與其同路,哪怕包抄的后路有兩條,蕭瑾只帶五百兵卒走相對狹窄的山路,蕭瑾也沒改變主意。
岔路口,裴錚看著毅然決然的蕭瑾,“蕭將軍當真要與本皇子同路?”
“末將說過,愿護五皇子周全。”蕭瑾不改‘初衷’。
“好。”
裴錚看向身側副將,“你去領兵!”
副將得令,率兩千五百兵直奔葦澤口后面防線。
“蕭將軍,走罷!”
山路狹窄崎嶇,行不得馬。
蕭瑾跟在裴錚身后算計著時間,自江面對戰到現在,已有一個半時辰,夏侯伯必然已經得到消息,裴錚率軍攻占葦澤口,也必會增兵。
此刻看著身后跟隨的五百兵卒,蕭瑾心中嗤然。
裴錚,過于自負!
無論滄江渡口,還是三處要塞,兩軍對戰,戰旗翻飛,打的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