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愷或許是因為年紀較大,生活閱歷豐富,因此在回答譚源的問題時非常保守。
基本都是跟著譚源所擔憂的點來說,基本沒有自己的觀點。
這種做法,不能說不好,其實就是正確的"廢話"。
聽完陳愷的話,譚源沒有表態,而是把目光投向夏洛。她很像聽聽夏洛對此有什么看法。
感覺到對方殷切的目光,夏洛知道自己這是躲不掉的。他整理了一下思路,才將自己的講解講述出來。
“部長,我認同你的觀點。”
“首先,放開國外電影進入華國的限制,對我們電影行業來說,確實能帶動經濟效益。這點毋庸置疑。”
“其次,優秀作品上映也確實可以提升華國電影的發展,有一定積極作用。”
陳愷眼神一怔,這話不是和自己說的差不多嗎?難道夏洛也打算和自己一樣,搞個和稀泥?
對面譚源,也是露出和陳愷類似表情。她是很期待夏洛能給自己說一些不同的見解,而不是一味附和自己。
就在她想要出言打算夏洛,希望他能講一些更加有內涵的東西時,夏洛話鋒突然一轉。
“但是!”
“我不同意全面開放,至于理由,倒不是怕他們對華國電影行業的沖擊,而是擔心他們的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
譚源作為宣傳部長,自然知道這個詞的深層含義。只是突然把這個和電影掛鉤,是不是有點偏頗了?
知道自己這么說,譚源肯定會有點模糊。不過既然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夏洛自然也不會再藏著掖著。
“我說的意識形態,其實就是國外價值觀對我們國人的暗示。最明顯的就是一些關于有毒的意識形態,比如鼓吹個人主義,丑化官方的電影。這種我相信譚部長應該有所感受。”
這點,譚源確實有所感觸。因為有一些國外電影,內容中夾帶了很多私貨。如果長期被這種價值觀包圍,很容易對國人價值觀扭曲。
譚源感受最為明顯的,就是近幾年所謂的女拳。一邊要求社會對女拳公平,一邊在一些辛苦高危的行業里又要求減少女性比例。
這種妥妥的雙標,幾乎都是來自國外的。
此時,譚源已經收起了臉上的輕松,表情變得嚴肅很多。
“夏洛,你接著說!”
陳愷心中全是震驚,他完全沒想到夏洛竟然會說出那么重磅的內容。從電影行業的發展直接上升到意識形態,這實在是跳躍性太大了。
“譚部長,我認為我們可以開放,但要慎重。另外,我們除了輸入,還要輸出。”
輸入這一點譚源能理解,輸出這又該怎么理解呢?
“輸出很簡單,就是把我們比較有意義有內涵的電影推銷出去。”
“我們的電影很難推銷出去吧?”陳愷忍不住插嘴進來。
華國電影雖然最近幾年有了不小的發展,但距離出國放映仍有不小距離。特別是歐美這種電影業發達的地區,華國電影根本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