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判斷失誤,她也并不氣餒。
心理博弈類的問題,最關鍵的,是知己知彼。
她對汲塵并不了解,會判斷失誤很正常。
于是現在,她又順著江異的這個推理,重新組織邏輯。
不過,這新的邏輯,江異也已經想好了,又主動分享道:
“假設我分析的是對的,那么我們現在已知的情況是——”
“肩樓的積分被鎖定,無法被操作。”
“我們想要找到可以操作的積分,只剩下一個選擇——”
“那就是汲塵!”
“但是,直接操作汲塵的積分,就萬事大吉了嗎?”
“不!”
“我們與汲塵,還有一道博弈,是【身份互換】!”
“你現在應該能想到,汲塵的【身份互換】,沒用在肩樓身上,具體是用在哪兒了吧?”
枉伶當然秒懂:“他的【身份互換】,用于保護他自己的積分去了!”
“有可能,他將他自己的身份,和某個人互換!”
“這樣,我們瞄準他沒有鎖定的積分去操作的時候,卻很可能,是換到了其他人的積分!”
“當然,還有更高一層的邏輯是,汲塵又預判了我們的預判。”
“表面上讓我們以為,他換了自己的身份……”
“可實際沒換……”
當然,這個邏輯,枉伶只是隨口一提。
江異也笑道:“已經走到這一步,就沒必要再考慮更復雜了。”
“我們就按照,汲塵用【身份互換】,將他自己的身份,和某個x互換來推理。”
“那么現在新的問題又來了——”
“我們依舊要找出那個x,推理出汲塵的身份,到底和誰互換了!”
說到這里,枉伶皺眉:“我們的時間……”
江異眉梢一挑:“放心,在我這里,時間還夠,但是也不多。”
“我們只要把推理做到位了,后面的操作,其實很簡單。”
江異看上去,還挺淡定的。
枉伶也不知道,究竟是他真的有自信,還是他像玩游戲一樣,心態足夠放松。
但多多少少,她確實被他的心態感染。
于是很快又推測道:
“按照現在的推理,汲塵身份互換的那個x,他選定的標準應該是——”
“x的積分,在茫茫35人之中,不太會被人操作到。”
“因為一旦x被操作,他自己的積分會被改變。”
“所以,這個x……”
枉伶略一思索,驟然抬眸看向江異。
便見江異,說出和她差不多的推理:
“這個x,最安全的選擇,是汲塵在金色陣營的四個隊友!”
“因為在所有人的認知里,金色陣營全員被鎖定積分。”
“實際上,他隊友的積分,也確實被鎖定了。”
“所以,我們在操作積分的時候,最不可能操作的,就是金色陣營的5人!”
“現在,我覺得最傷腦筋的就是……”
“他的那四個隊友之中,北塢,尤悟,魑嬴,幸雪……”
“汲塵,到底和誰進行了【身份互換】?”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