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十大魔導”之爭還未開始,一行人中,除了艾露莎之外,其他人就已經全部靠在觀眾席上睡著了。
這主要得益于烏爾來臨前,眾人所制定的“終極窺墻角計劃”!
至于烏爾和蕾比······
他們兩人壓根就沒來。
因為烏爾萬萬沒想到,“圣十大魔導”爭奪竟然還有“筆試”這種東西,所以當烏爾聽到艾露莎說出今天初試的內容后,他就直接帶著蕾比在中途離開了。
直到第二天。
烏爾和蕾比才來到了“圣十大魔導”爭奪戰的場地。
“圣十大魔導”爭奪戰大體上共分為三輪。
第一輪“筆試”,考核的乃是眾多魔導士的魔法知識,畢竟“圣十大魔導”和普通魔導士不同,他們乃是全大陸魔導士的表率,魔導士向來有著“博學者”之稱,因此,身為“圣十大魔導”,擁有海量的知識儲備,可以說只是一個小小的前提基礎。
第二輪“實戰”,考核的乃是魔導士的實力。
這一輪的目的完全不用多說,沒有實力的魔導士,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其他人的“表率”。
至于第三輪考核很特殊,因為除了第二輪考核成功晉級的前十位外,其余任何人都不會知道考核內容,據說這一輪考核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為了保護考核者的安全。
而除此之外。
魔法評議院的人也會在私下里對參與考核的魔導士進行評分,內容主要為通過打探考核者過往的事跡,來評價考核者本身的精神品質、形象、名氣······等等!
當然了!
一般情況下除非考核者本身真的是大奸大惡之輩,否則這種評分往往只會占據總分值中的很小一部分比例。
······
······
擂臺很大。
有點類似于古歐時代的角斗場。
從天空往下看去,整座擂臺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碗,碗的邊緣就是觀眾席,中央是一座黃沙漫天的巨大戰場。
每一屆“圣十大魔導”爭奪戰都會引來無數的魔導士參與,包括但不限于各大公會的魔導士。
但能夠通過第一輪“筆試”的僅僅只有八十人。
這八十人在第二輪會被分為十組,每組八人,以晉級賽的方式兩兩對戰,最終決出每組的第一名,共十人參加第三輪考核。
實話說,這種分組從某種方面來看的確不公平。
但影響并不大。
因為“圣十大魔導”終究只有一人,所以在分組的時候,或許會有運氣不好之人,但最終的結果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
第一輪晉級者的相貌被魔法評議院用巨大的魔法光幕呈現在了擂臺正上空。
烏爾掃了幾眼。
還真在里面發現了不少熟人。
比如一夜。
古老書靈公會的埃利亞。
天使之翼的潔爾卡和巴萊恩。
蛇姬之鱗的鳩拉。
以及前不久曾與艾露莎有過一面之緣,表面上是齊克·雷因,實際上卻是杰爾拉的藍毛。
······
這些人都曾是前世原著以及今世給予烏爾印象比較深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