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霞光依舊流淌于大夏蒼穹,精純的天地靈氣如同無形的潮汐,日夜不息地滋養著這片古老而重獲新生的土地。喧囂混亂的一夜并未完全平息,但天將閣玄甲衛的鐵血手腕,如同冰冷的閘門,將失控的洪流強行遏制。
城市上空盤旋的警笛聲漸歇,取而代之的是無數普通人家中壓抑不住的激動私語、對未來的忐忑期盼,以及那些新覺醒者內心翻涌的力量感與迷茫感。
天將閣·觀星臺。
此地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議事廳,而是一座懸浮于云海之上的巨大玉石平臺,四周云霧繚繞,星垂平野,蒼穹九色霞光觸手可及,蘊含著磅礴的天地靈韻。
平臺中心,一座古樸的青銅渾天儀緩緩轉動,投射出涵蓋整個大夏疆域的立體光影星圖,其上無數光點明滅閃爍,代表著覺醒者、靈氣節點、甚至是潛藏的異常能量波動。
兩道身影立于渾天儀前。
一人身著玄色古樸長袍,須發半白,面容清癯,眼神卻深邃如淵,仿佛蘊藏著千年智慧與滄桑。正是天將閣老閣主,大夏修行界的定海神針——蘇承嗣。
他周身氣息與腳下云海、頭頂星辰隱隱相合,宛如已達天人交感之境。
大夏靈氣復蘇,也給蘇承嗣這位卡在瓶頸許多年的他,帶來了巨大好處,實力更進一步,就連氣質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另一人,氣勢內斂如淵,正是李辰安。他僅是隨意站立,便如同支撐天地的脊梁,散發出的威壓讓周圍濃郁的靈氣都為之凝滯。
“辰安,”蘇承嗣的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昨夜亂象,雖雷霆暫壓,然禍根未絕。《大夏緊急超凡管理條例》乃倉促應急之策,重‘禁’與‘罰’,可止血,難固本。靈氣復蘇,非一時之潮,乃千秋之變。若無完善法典以定乾坤,筑基石,縱有九龍護佑,亦難免禍起蕭墻,根基動搖。”
李辰安的目光掃過渾天儀星圖上那些代表騷亂后遺癥的、依舊閃爍不定的紅點(潛逃罪犯、非法組織據點、恐慌區域),以及代表新覺醒者井噴的浩瀚白光(普通覺醒者)。
他微微頷首,聲音清冷:“力量驟臨,心魔叢生。昨夜的石頭人、精神操控者、數據幽靈……不過是冰山顯露一角。欲望、野心、恐懼,在超凡之力催化下,破壞力遠超凡俗。舊法難束新力,確需重塑天規。”
……
立法之議,便在九龍霞光與浩渺星海見證下開啟。沒有繁文縟節,沒有無謂爭論,只有最核心、最緊迫的議題碰撞。
核心目標:如何平衡力量釋放與秩序約束?如何引導億萬覺醒者從“擁有力量”走向“駕馭力量”,最終成為大夏復興的基石而非火藥桶?
關鍵碰撞:
李辰安:“法,當如劍!清晰、鋒利、無情!分級注冊,強制管控(a級以上能力者需佩戴靈能抑制監控環)。超凡禁令條目需細化至骨髓:擅用能力傷人者,廢!以能凌弱者,囚!勾結外敵者,誅!資源分配,功勛至上!戰時條例優先,亂世需重典!”字字如鐵,帶著昆侖一劍定乾坤的殺伐決斷。他尤重“戰時意識”!圣血議會雖退,但外敵人眾多,外患如懸頂之劍。
蘇承嗣:“法,亦為舟筏!需渡人,而非溺人!注冊登記乃必然,但監控需審慎,分級尤重潛力引導(設立潛力評估體系,避免埋沒人才)。《禁令》乃底線紅線,當昭告天下,婦孺皆知!然《管理條例》更需‘導’字為先:設‘啟靈院’傳正統吐納(避免異化風險),立‘功勛體系’開晉升通道(戰神殿、天將閣、地方鎮守使),納‘超凡仲裁庭’調解糾紛(避免私斗仇殺)。資源分配,保基礎,勵貢獻,絕壟斷!根基穩,則大廈固。”
其慮深遠,意在長治久安。
兩位大夏修行界的擎天巨擘,一者如鐵血神劍,劈開混沌;一者如厚重地脈,承載萬物。觀點時有碰撞,火花四濺:
關于“戰時條例”適用范圍:李辰安堅持覆蓋全域,蘇承嗣主張按靈氣濃度和威脅等級劃分戰區。
關于高階能力者監控強度:李辰安要求近乎禁錮的手段,蘇承嗣提出以“心魔大誓”結合定期評估替代部分物理監控。
關于超凡資源的初始分配:李辰安傾向國家絕對掌控,蘇承嗣則建議允許民間有限交易,激發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