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出過內城嗎?你不是去過怪物營地嗎?你不是應該早就見過“人性”的丑惡,人性中的“扭曲”、“執拗”、“不堪”、“惡心”的外在具象化嗎?”
“所以,你為什么還要在意這些人?”
“這些人難道不“正常”嗎?這些人難道很“特殊”嗎?”
說到這里,魏野的語氣越發“古怪”,言語間滿是“不可思議”與“極不耐煩”,他繼續說道:
“你也不想想,他們遭遇了什么,就算是你沒有肖碩的聆聽之能,沒有肖碩的通感污染,但是身為三階巔峰旁觀者的你!”
“此刻也應該能判斷出來吧!”
“連年戰亂,土地無法耕種,久不一統,百姓無法休養生息!”
“戰亂是最燒錢的,所以“供米稅收”越發嚴重,若是在“亂處”,那么就會經常出現“三搶糧”的情況,那就是……“兵團搶糧”、“豪強搶糧”、“百姓搶糧”。”
“兵團要糧打仗,豪強要糧發財,百姓要糧活著。”
“那些弱小的百姓被搶完糧后,被逼無奈,為了活著,要不選擇去當“兵”,要不選擇去當“寇”,去當兵的,武器自帶,口糧自帶。去當寇的,為了活著,只能去選擇欺負比他人弱小的百姓。”
“而這,就算是他們最后搶奪了足夠的糧,他們還不能“保證”,能不能活過寒冬!”
“畢竟………”
說著,元空與魏野一同瞥了瞥那群好漢與村民身上的“單衣”,以及四處坐落的“草房”。
“夯土為墻、茅草為頂”,至于“瓦片”,那屬于高等材料,在“正經唐代”,一般僅限五品官員以上能用……
魏野繼續說道:
“畢竟,他們也只是“平民”,如韭菜一般的平民,如麥子一般的平民,今年寒冬倒下去一波,明年春天又長出來一波,遇見盛世,就好好活,遇見亂世,就努力忍!”
“漢如此,唐如此,元如此,明如此!”
“我們在翻看歷史書時,經常會犯一個很嚴重的“視角誤區”,那就是,我們會很自覺的,將自己代入那群“金字塔尖人”的視角!”
“看著他們起于微末,看著他們縱橫謀劃,看著他們意氣風發,看著他們權謀眾生,看著他們鞭笞天下!”
“我們會站在他們的視角里,看待他們的起承轉合,英雄落寞,晚年爛尾,歲月斬天驕,苦他們所苦,氣他們所氣,他們的人生,浪漫且高級!”
“但……”
“在沒有人在意的角落,這些人,這些“百姓”……”
說著,魏野的眼神中,突然閃過一絲淡然,而元空的眼神中,驟然閃過一絲無奈,魏野繼續說道:
“他們是“數字”,他們是“注腳”,他們是“英雄”榮耀的基石,他們是“敵寇”失敗的犧牲,無數英雄撰寫書籍,無數風流演繹史詩,他們書寫如何統御他們,他們思考如何治愈他們,他們努力的探索他們能承載的底線!接著一次次突破底線。”
“他們,沒有存活在歷史書中,他們……”
“如麥子般,被割了五千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