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岸。
獨輪車旁。
易云整個人累的差點虛脫過去。
一旁老人正在悉心照料著自己的孫子。
易云從懷中取出一枚養精丹服下。
“這養精丹乃是數十種名貴藥材調制而成,專門用來幫人恢復精力和體力。”
“看來孟先生沒有說謊,金針秘術使用起來,的確對人體的負擔極大。這次幸好我身上帶著養精丹,不然非要當場昏死過去不可。”
想起剛才的情景,易云不禁陣陣后怕。
但好在他總算是把老人的孫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這也算是一件大功德。
等到易云恢復了體力,他又從腰帶里取出一張面值五十兩的鈔票遞給老人。
“老人家,你孫子剛恢復過來,你要好生看護,不能再讓他到處亂跑。這里是五十兩銀子,你買些滋補之物給你孫子吃,這樣他好的也快一點。”
老人把孫子安放好,跪在地上涕淚橫流,不停地道謝。
對于易云的施舍,他則再三推辭,堅持不肯接受。
“小老兒,承蒙公子大恩,保住了犬子在世上唯一的香火。怎么還能再要公子的財帛。若是公子不棄,小老兒想要公子跟我走一趟,我有一物想要送給公子。”
易云本想借故推辭,但是他看得出來,老人是一個風骨很硬的人。
如果自己不跟著走一趟,老人怕是會遺憾一輩子。
老漢的家距離古廟只有二三十里地,路上雖然泥濘了點,但個把時辰也就走到了。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簡陋的茅草房,易云睹物思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自己離開家已經不知多少個年頭,不知道家人們是否都還安好。
老漢把孫子安頓好,從外屋的角落里,刨地三尺,取出一只陶罐。
然后對著院子里的磨盤用力一砸。
只聽得桄榔一聲,陶片紛飛,從里面滾出來一個油布包裹。
老漢把油布包裹解開,易云發現里面放著一張發黃的羊皮,還有一面銹跡斑斑的銅鏡,銅鏡上面遍布泥污,看不清具體的紋飾。
“不瞞公子說,老漢姓呂,祖上也曾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世上沒有永遠興盛的王國,也沒有永不衰落的家族。”
“先祖當年留下這東西的時候,曾說后世子孫若是福澤深厚,借此足以重振家族威望。若是沒有這個福分,就老實做個普通人。”
“我已經守了這東西一輩子,也參不透其中的奧秘。今日為了報答公子的大恩,老漢就把它轉贈給公子。”
易云有些兩難。
他深知此物是老人的家傳至寶,自己若是取了恐于心不忍,自己若是不取,又怕老人糾纏不肯放他離去。
思量再三,易云做出一個折中的決定。
“老人家,你看這樣可行。這東西我先暫時收下。等將來您的孫子長大,我再將它物歸原主。”
老漢卻不同意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