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往昔,余悔不當初,為后代子孫千秋計,留下修仙之法一部,以及余之法寶。”
“后世子孫,若有生而通靈者,可憑此法練至煉氣大成,攜法寶金光鏡,尋好友火龍真人尋求庇護。”
“此外切記,不可將寶鏡輕易示人,以免遭來殺身之禍。此鏡已近通靈,上有封印九重,非我子孫血脈不可用也。若有奸佞小人強行祭煉,必遭天火焚身之苦。”
易云看到最后,又在羊皮卷上發現了一些五行法術的修煉方法。
“沒想到呂老漢祖上還出這樣厲害的人物。只是這東西在他手中那么多年,呂家緣何會落魄至。”
只是易云不知道的,這羊皮卷上的東西,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到。
凡夫俗子肉眼凡胎,即使把珍寶放在眼前,也無法辨識。
羊皮古卷之上曾被呂家的祖先下過禁制。
沒有靈根之人,縱使窮盡一生之力,也無法看到上面的內容。
呂家祖先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后世子孫著想。
若是沒有成仙資質,手握此物難免遭心懷叵測之人算計,以至身死道消。
但凡修仙之人,必定具備靈根。
靈根乃人體與生俱來之物,是天道賦予人類最大的恩賜。
靈根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真靈根,偽靈根,異靈根。
其中真靈根指的是擁有一到兩種屬性的靈根。
擁有這類靈根的修士,因為靈根的靈韻充足,與天地靈氣親近,修煉起來如有神助。
而偽靈根,則是指擁有三種及三種以上屬性的靈根。
因為靈根的靈韻太過分散,修煉起來速度緩慢,與真靈根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至于異靈根,是由真靈根中的雙靈根變異產生。
擁有這類靈根的修士,要么天生如此,要么是機緣巧合,服食了天地奇珍,導致身體發生了變化。
“這羊皮卷上的內容,我已經全部記了下來。過幾日還是找個機會,把東西還給呂老漢吧。”
“我雖救了他孫子,但也從他身上得了修仙要訣,兩下相抵,并無虧欠。而且,這面鏡子被那位前輩高人設下了九重封印,非呂家后人,旁人又用不得,留下身上反倒是個累贅。若是被那些識貨的心術不正的歹人遇到,搶了東西是小,丟了性命是大。”
正當易云心中想著,如何把東西還給呂老漢之時,卻不知那祖孫兩個早已被人帶離了此地。
……
月色正濃
易云孤身坐在臥榻之上,仔細揣摩羊皮卷上的內容。
呂家先祖留下來的修仙之法,名為《長生訣》,名字雖然聽來很大氣,但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修煉功法。
而是一部流傳較廣,修煉起來中正平和,沒有太多桎梏的功法。
那位前輩料想,縱使后人當中生出靈根,若沒有對應功法修煉,也只能望洋興嘆。
于是便留下這無視靈根屬性的修真要訣,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長生訣上說,普通人心有八竅,愛恨情仇,生老病死,為一生之寫照。”
“而有一類人,心生九竅,能見常人不能見,能聽常人常人不能聽,具有與天地自然溝通的能力。”
“這類人只需修煉特別的法門,便能消災祛病,延年益壽,甚至修成長生不老之身。”
“因此心之第九竅,又被稱為修仙之源,靈性之根,簡稱靈根。”
“凡人與修仙大道無緣,要想修煉必須具備靈根。靈根乃與生俱來之物,而不同之人,又有不同屬性之靈根。”
易云心中琢磨道:“不知道我有沒有靈根,如果沒有靈根,就算得到了這口訣,也只能與其失之交臂。”
易云正愁悶之際,心中想到了一個方法。
這個方法看似笨拙,卻也最有效。
“想知道有沒有靈根,練一練不就知道了么?如果我有靈根的話,那么應該能練出法力才對。如果不能,那就說明我沒有靈根。”
可是他轉念一想,心中又有些疑慮。
“若是沒有靈根,強行修煉這口訣,不知道有沒有什么弊端。若是一招不慎,傷了性命,那就得不償失了。”
易云輾轉反側,終于下定決心。
“若是一輩子都這樣畏手畏腳。再好的機會放在面前,怕是也把握不住。”
“自古以來,便是成者王侯,敗者寇。我若是能練出法力,那說明我仙緣深厚。我若是遭遇不幸,那只能說明我命該如此。”
易云這般想到。
他清空思緒,盤腿坐在木榻之上,開始按照口訣運轉調息。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