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比自己的小命兒更重要!
楚辭頂著所有人的壓力和不解,毅然將本就與眾不同的院墻,生生又加高了三尺。并且在墻體之上,還添加了許多尖利的陶片。
于是,繼曲轅犁和雇人開荒之后,范家的院墻又成了井田村眾人新一輪的熱門話題。
大家在路上遇見,若是不談論兩句,仿佛就跟不上潮流似的。
但這還沒完。
“快去看哪,范家那位少奶奶把三畝地的種子全種到一塊兒小水田里了!”村里有名的大嘴巴王婆,挖野菜挖到一半,顧不上手里還端著個空笸籮,便風風火火地沖進了村子。
“這不是浪費嗎?范家的人怎么也不勸勸呢。不行,我得去勸勸。”曹寬的祖上曾任大司農,即便后來遭流放,他也以此為傲。
最見不得有人糟踐種子,荒廢土地。
曹寬幾乎是一路小跑著過來的。
但他畢竟年紀大了,等他趕到的時候,田邊早已圍了一圈人,就連村長也在其中。
曹寬心里的怒火“噌”地一下躥了起來,“村長,您身為一村之長,怎能眼睜睜地看著有人浪費糧食?”
“曹寬,你不是不愛熱鬧么。今天怎么舍得過來了?”村長仿佛看不到曹寬眼底的怒火,還笑瞇瞇的開玩笑。
“村長,我在同你說正事。這這這,不是瞎搞么?”曹寬指著楚辭特意圍出來的育苗小水田。
“種子幼小之時,這片田尚能勉力維持。但如此相近的間距,無法為它們提供適宜的養分,還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的幾率……”
曹寬生怕楚辭不懂,盡可能的解釋的通俗。
楚辭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此前她還在為去哪兒找個懂種地的好莊稼把式而發愁,沒想到馬上就有人送上門來了。
“曹先生,我這是在育苗,待秧苗長到2到3片真葉的時候,方才會進行移栽。”
“育苗?移栽?這么麻煩,能提高水稻的產量嗎?”曹寬見楚辭不是無的放矢,立刻意識到楚辭這么做的目的,問道。
楚辭笑著頷首,“不僅是育苗之后移栽,在育苗之前,還需經過選種和浸泡。”
“選種之理,我自明了,越是優質的種子,越能長出品質上乘的水稻。至于浸泡,是為何故?還望夫人不吝賜教。”不知不覺中,曹寬已將楚辭視為前輩,言畢,還躬身施了一禮。
哎呀,這也太過多禮,自己可承受不起。楚辭輕輕一側身,躲過曹寬的失禮。解釋道:“自是為了催芽,再次過濾掉不會發芽的壞種。”
選種、浸泡、育苗、移栽,這位范少夫人的種植技藝,恐怕已然成熟。念及此處,曹寬愈發激動難抑。“曹寬受教了,自古達者為先師,日后曹寬可否登門求教?”
啊,終于把人忽悠住了。
但楚辭并未直接答復,而是反問道:“曹先生,可識字否?”
曹寬雖不明種地與識字有何必然關聯,仍是恭恭敬敬地回道:“略識得幾個字。”
“那便好,我這地里還缺一個管事之人,不知曹先生可愿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