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來不及的。戶部籌集糧草,最短也需要三日,再加上運輸的時間……”后面的話,戶部尚書欲言又止,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在場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其中的深意。
這個時候,皇帝無比慶幸,這道令人心驚的消息傳來的時間并非早朝時間。
否則,不出兩個時辰,便會有大量的民眾因恐慌而紛紛南遷。
一時間,御書房的氣氛陷入了有些壓抑且令人倍感沉重的靜默之中。
最后,丞相李鑄打破了這片沉默,“皇上,既然太子是被奸人設計陷害的。如今又正值用人的緊迫之際,形勢萬分危急。不如恢復太子的一切名譽與權利,讓太子親赴北疆便宜行事,或許能解當下的燃眉之急。”
“老臣家中資產雖不算十分豐厚,但為了北疆奮勇作戰的戰士們,老臣甘愿捐獻十萬兩白銀。”
如若在以往,朝堂之上肯定會有人尋各種緣由唱反調。
但是現在,只要能保證北疆不失,別說是讓前太子回歸,捐獻幾個銀子,就算是要換個皇上,在場的諸位朝臣恐怕也沒幾個會反對的。
國家,國家。沒有國,哪來的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么基本的道理,是個人都明白的。
于是眾人紛紛站出來附和丞相李鑄的意見,不單如此,掏銀子的時候也毫不吝嗇。
因此,僅僅一刻鐘的功夫,再次為鎮北軍購買軍糧的銀子便湊得差不多了。
一個時辰后,太子便接到了兩道圣旨。
一道圣旨明確恢復了他曾經失去的太子身份;
另一道則是直接下達命令,讓其即刻動身前往北疆,肩負為鎮北軍籌集軍糧這一艱巨而又至關重要的任務。
太子接到圣旨,恢復身份固然令他心生歡喜。
但是此刻,根本來不及沉浸在這份喜悅之中,便被籌集軍糧這一緊迫而棘手的事情給攔住了思緒。
這時,一同前來宣讀圣旨的小太監敏銳地看出了太子的為難之色,他不敢有絲毫遲疑,立刻快步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說,您或許可以去范府一趟。”
“范府?之前老五回京,曾偷偷來看望過他,期間兩人聊得最多的便是范景瑞流放當天娶的那個女人?”之前太子只當是夸張之談,并未放在心上。
可現在這種危急關頭,母后好不容易找機會給自己傳信,提到的竟然也是那個女人?
太子可對世間眾人存疑,然對皇后卻篤信不疑。
故而,他迅疾換好衣衫,毫無半分耽擱與躊躇,便騎上快馬,一路疾馳,趕到了范府門前。
怎奈,到底還是撲了個空。
太子緊皺眉頭。“可曾問過,藝馨郡主去了何處,又何時歸家?”
叩門詢問的是一直跟在太子身側的太監,因為皇陵的消息不通,對如今京城的諸多事宜不是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