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金色佛勢原本在全力西進,伴隨著大量僧侶信徒的傳播,
想要擴張到中央地區,然而一首橫空出世的真言哲詩《泛海》直接讓佛家的這一計劃為之夭折,
看到這種情況釋向道若有所思的看了諸葛一方向一眼,
李宏更是直接念了一聲佛號,佛家的大勢竟然被暫時中斷了。
雖然僅僅是暫時,不要說根基,就是反制的程度也沒有達到,但是他們所面對的卻是沒有勢臨身的【王守仁】,不過紅階的英雄棋靈罷了。
雖然他們的本命棋靈都還沒有出手,
但是王守仁的一首哲詩不借助任何勢就抵擋住了他們的佛勢,這首詩所蘊含的意境可能沒有佛家的本悟本性,但絕對是一等一的發人深省了。
因為王守仁的半路殺出,本來菩提棋院兩人勢在必得的五十回合借勢進入中央王城的計劃告吹,
滿身佛光的【五祖弘忍】也在傳法后不久于傳法之地圓寂,仿佛這位深金色位階的英雄棋靈出世就僅僅是為了點醒兩位弟子。
但菩提棋院的棋手都明白,這么做的意義有多大,
他們雖然感慨王守仁一詩擋一勢的哲詩,但佛勢已起這是不可阻止的大勢趨向,
能阻擋的只能是同樣的大勢趨向而不是一個人可以阻擋的。
果然第五十一回合開始,釋向道和李宏不再落子,而是選擇了有針對性的臨陣共鳴指揮,
兩人分工合作以【南宗慧能】為主帶隊入王城,
【上首神秀】為輔四處傳播佛學理論,吸收信徒,這一次諸葛一并沒有再去臨陣共鳴指揮【王守仁】,
反而像是看透了以個人之力無法阻止一般,開始重新落子【儒士】在他的方位進行布局。
這樣一來僅憑之前王守仁的一首哲詩沒有后續思想跟進,佛家思想的傳入已經不可阻擋,
特別是當慧能開始進入王城講佛之后,整個觀戰的大殿仿佛變成了佛堂,一陣陣佛語從天弈世界之中傳誦而出,
對弈臺外的許多僧人再次聆聽都有所開悟,
更別說天弈世界之中第一次聆聽妙法的土著了,
慧能宛如一個老農的外表下,住著的卻是一尊佛祖。
他走到哪里,佛法就傳揚到哪里,原本被王守仁有了一絲絲中斷的佛勢在慧能的傳道之下已然沸騰了一般,開始不斷的升騰,
佛勢在凝實,慧能身后的氣運也在暴漲,金色的占比變得愈發的強烈,
但慧能并不在乎這些,他的傳授佛法對象不僅有達官貴人、更有普通百姓,
本就沒有自己主流思想的土著王朝很快就掀起一番學佛狂潮,
甚至王朝之主,也已經下詔想要邀請慧能法師入王宮講佛,不過早就得到釋向道指引之后的慧能很干脆的拒絕了這道詔令,
一如既往的在中央王城周邊宣揚佛法,這一傳就是九個回合接近三年的時間,
在這三年內整個天弈世界絕大部分地區上方都有著淡淡的金光,獨屬于佛家的金光,
全天弈世界五片區域僅剩下諸葛一面前的那一片儒家區域上方有著些許淡淡的乳白色的儒勢,
其余地區基本上都被佛家之勢籠罩,看到這里,釋向道知道他們距離大勢不遠了,
六十回合他再次臨戰共鳴,指揮慧能應詔面見王朝之中,憑借他的佛法一舉突破最后的桎梏,
釋向道的目的此刻已經沒有任何掩飾,他就要借助王朝之主,以國教確立佛家大勢。
可釋向道失算了,六十回合之中慧能確實以精妙的佛法吸引了王朝之中,
也確實有立下國教的意思,可朝堂之上突然出現阻力,
以【王守仁】為領袖的一群官員竭力反對,三個多月,硬是將國王的想法給頂了回去,
這時眾人才意識到儒家雖然沒有足夠的勢,可是在有圣賢之資的【王守仁】的指引之下,早已在朝堂之中有了立足之地,
這一家的學派走的不是超脫,而是入世。
儒家之勢不彰顯,卻融入了王朝之中。
佛門想要成就大勢,【王守仁】成為了真正的眼中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