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六祖慧能】與王宮之中論道群臣之后,
無敵天下的儒家大勢宛如遭到了背刺一樣,
一直盤踞在王城的那一小撮佛家金蓮大勢瞬間暴漲,
久違的佛光普照再一次出現在王城之中,而在王陽明去世之后,儒家大勢由于沒有了領導者,
那一條儒氣真龍都變得有些萎靡不堪,可就在這時候,
佛門的殺招開始了,一直沒有掌控實權的君王突然掌握了權柄,大肆貶謫原先跟隨王陽明的儒家官員,
而一大批轉投佛門的新官員被委以重任。
這才僅僅是開始,當朝堂之上開始穩定下來后,全國范圍內的焚毀王學的行動開始了,
釋向道選擇的很巧妙,他并非一下子清掃所有儒家學說,而是就盯著王陽明的王學。
當然在整個過程之中,各種誤傷在所難免,
就好比王城之中數個藏書閣紛紛遭到焚毀,天下各地更是在官府的政令之下掀起了一陣焚書的狂潮。
而面對這種情況,一些普通百姓不僅沒有幫忙,反而在一大批信徒的帶領下加入了焚毀王學的狂歡之中。
僅僅一個回合,從發動到回合結束不到八個月的時間,
原先不可一世的儒家真龍大勢被數次腰斬,儒門大勢在一大批被罷官或主動辭官的前官員帶領之下,
向著儒門圣地,王陽明的出生之地退卻,
如今的王朝中樞已經容不下他們。
也就是在這時候,一個身著青袍的老者悲痛的看著已經徹底被焚毀的藏書閣,
嘆了一口氣,帶著一個童子騎著一頭牛從王城西門緩緩離開,
而這時那些還關注著李無為的人都發現這個被李無為養了一百多回合的英雄棋靈的名稱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潤物無聲之中原先的紅階棋靈竟然成長了,黃階英雄棋靈【李耳】。
又是一個沒有任何稱謂的英雄棋靈,那些正在處于深度觀戰之中棋手看到這一幕,
不由想到一個名字,【王守仁】,沒錯上一個他們見到的只有名沒有稱謂的不正是之前率領儒家威壓天下的王守仁么?
觀戰之人可以看到,那么對弈之中的釋向道更不用說,別人不知道,但是釋向道從一開始就沒有低估過他對面一直不落一子的李無為。
職業六段的棋手還是手持宗師令的存在,怎么可能是那種來到論道對弈掛機的存在?
只不過沉寂的【李守藏史】真的是太隱蔽了,基本上幾十年如一日的呆在藏書閣之中博覽群書感悟大道,
根本沒有被釋向道發現,但是眼下進階黃階后的【李耳】可就藏不住了,
但李耳進階后卻走的很果斷,在回合結束之前已經離開了王城,
等到下回合釋向道臨陣指揮將李耳納入整個佛門以及王朝的黑名單的時候,
已經有點亡羊補牢的意思了,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總比一直沒有注意到這顆定時炸彈好。
一百三十七回合,諸葛一對于面臨崩潰的儒家大勢并沒有任何擔憂,
反而是微笑著牽引了一枚黃階英雄棋靈【王門首徒徐愛】,
并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就完成了這枚棋子的共鳴將其落入天弈世界之中,
卻完全放棄了對于王朝權柄的爭奪,
這也導致了從一百三十七回合開始儒家在中樞的影響力越來越低,
雖然徐愛的出現又一次以一本《傳習錄》引動真言,穩固了一下儒家的基本盤,
但天下大勢在三個回合之后被佛門掌控,大量儒士雖然對于佛門毫無信仰,但礙于大勢,
紛紛避世隱居,以規避君王在佛門引導下的驅儒行為。
可以說在儒佛兩門長達數十年的爭奪已經決出了勝負,
不同于之前儒家大勢無敵但佛門已經有兩位領袖人物的存在,這一次的儒門根本再難以出一位領袖。
原先的大勢真龍此刻已經煙消云散化為朵朵純白色的儒氣之云。
但對弈臺中的釋向道此刻卻皺了皺眉,因為已經一百四十回合了,他還是沒有發現那個李耳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