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起來倒是簡單,完成的人也不算少,但是實際上,沒有相當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心志未定的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更別說什么超越生死的堅持了。
比如說學生時代,可能對于一般學生來說,考個高分,父母獎勵、同學羨慕就算是追求了;更復雜些就是有能力在同學老師面前裝個逼什么的就很滿足了,那不叫心志通達,撐死就是一點少年的虛榮心而已。
只有少數心志過人之輩,才能找出值得奮斗一生的堅持。
比如說,在艱苦年代,就有學生少年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才是大恒心、大毅力,真正的心志通達。
這種情況少之又少,不去說他,光是為國立心和為己立心的區別,就決定了每個人心志通達的難度完全不一樣。
為國立心和為己立心,先不說境界高下的問題,兩種志向,對于超越生死的堅持難度可完全不一樣。
為國立心者,本身就做好了肩負超出自己生命的責任的思想準備,只要不是中途退縮,這種崇高的責任感自然能夠推動他不斷奮進,直到超越自己的極限。
而為己立心者卻只需要對自己負責,肩負的壓力卻要小了許多。然而壓力不大的同時,卻也代表著他們缺乏對自己生命潛力的深刻發掘,人都是適應性的動物,壓力固然沉重,卻也是激發每個人深刻發掘自我潛力的動力來源。
所謂‘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就是指由于缺乏對生命的額外承擔,導致對自我生命的輕賤!
正因為只需要對自己負責,所以一旦遇到艱難困苦,這種人就容易產生輕生逃避的念頭,像是考試不及格就跳樓自殺、貓丟了就離家出走的小孩,這種人正是因為沒有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一切從自我出發考慮,從而導致輕賤了自己的生命價值。
他們的邏輯非常簡單——我只為自己的負責,那么我覺得太辛苦的時候,放棄了生命就是,反正也不影響別人嘛!
這種邏輯本身倒也不算錯誤,可是,這種邏輯對于人在困境中努力和堅持可是大大不利,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等困境在大多數人成功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假如沒有一種負擔鞭策前行,光是為了自己享受的話,實在很難堅持過這段彩虹前的風雨歷程——老子不用受那個罪也能過,何必為了將來付出現在?何況將來也不一定成功呢?
和平年代生活的少年,壓根沒有見過種種不平之事,又是年紀輕輕,還在學校讀書,如何能建立起如此心境?
所以,大家最后討論來討論去,居然得出一個奇葩的結論,那就是這位柳生元和,多半像是道門先圣,神農老祖一般天生具備內視異能,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他小小年紀,竟然能跨越無數難關,直接從先天著手,養成先天一炁,修成先天劍氣。
既然得出這種可能,劉老道這個道門第一人的屁股可就坐不住了。
一位與道門之祖擁有同樣異能之人,對當代道門意味著什么,簡直不言而喻!
在當今時代,對于個人武力方面,道門已經沒什么更高追求了(再猛也猛不過現代熱武器),但是對于生命的進化、未知的探索以及最重要的長生之道,道門的追求卻千古以來,一直未變。
在這些方面的探索研究,一來是借助現代科技進行種種研究探索,道門中出了不少科學家,就是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二來就是延續自古修行之法,與現代醫學研究相互配合,創造出更加科學的修行法門和藥物制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