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管被扔在樓上,目瞪口呆的親朋好友,柳生元和腳底抹油,當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已經溜到了樓下。
也許是宅男的通病,柳生元和面對一對一,相互討論的時候,應對的還可以,一旦被一堆人圍住七嘴八舌,就會覺得心煩意亂,渾身不適。
放在其他場合,他還可以拿出劍圣/師父/學霸/組長等等身份,直接壓住場面(就是禁止別人發言,只能自己說話),來讓自己自在一點。
可是今天在現場觀禮的都是些什么人?除了父母親友,就是師兄師姐,當然,那些來沾光的人他可以不理,可是這些人他不能不理啊!
所以,柳生元和一看到大家充滿好奇的眼神,頓時渾身發毛,可恥的當了逃兵。
柳生元和身形憑空明滅不定,時隱時現。
剛剛才有一個柳生元和出現在樓梯口,下一刻,同樣一個柳生元和已經出現在樓梯轉角。
再下一瞬間,另一位道袍還在微微飄蕩的柳生元和已經站到了一樓的實驗室門口,停了下來。
這就是‘移形遁影’,是在千年以降的天朝武道界中,僅僅作為傳說而存在的身法境界,號稱‘千里戶庭、咫尺天涯!此生彼滅,形影兩分!’
是武道界中唯一能與道門傳說大地游仙‘朝游北海而暮宿蒼梧’比肩稱尊的身法境界!
只不過,道門終究還是出現過幾位先天真人,‘朝游北海而暮宿蒼梧’的事跡,在歷代正史、野史和文人筆記中,出現過了不止一次兩次。
而歷史上對于武者的武道境界,要么是描述‘萬夫不當之勇’,兵家的踏陣沖鋒;要么就是‘白虹貫日、擊衣殷血’刺客的隱忍決烈。
至于其他武者一招一式對抗搏擊的白打、短刃技巧,從古至今,在天朝一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畢竟歷史上描寫記錄的都是些文人墨客,誰會在乎市井之輩搶個地盤、打個群架用了什么功夫?
至于所謂唐初三絕,劍圣裴旻的劍舞,都說了那是劍舞了,肯定是美觀第一啊,雖然被稱為劍圣,還真還未必能代表冷兵器實戰格斗的最高水準。
所以,對于武道方面的歷史記載還真沒多少,即使是朱家郭解之輩,能在青史留名的俠客,也不過是側重于他們聲望所至,可以聚眾一方而已。
說穿了,和《水滸傳》中宋公明的‘及時雨、呼保義’也差不多少。根本就怎么描寫他們的武道成就。
可是唯獨武道境界中‘移形遁影’,歷史上在宋代有一次記載: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四引,裴刑《傳奇?聶隱娘》:“后夜當使妙手空空兒繼至。空空兒之神術,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其蹤。”
這就是唐代游俠‘空空兒’在,據說此人號稱妙手無雙,日走千家、夜盜萬戶,乃是小偷的祖宗。
妙手空空這個詞,就是指這位千古盜王的,連這等不光彩的職業,都能被列入成語千古相傳,可見這位老兄在當時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