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放心,我不是為了這件事情難過,媽媽已經過世很久了,我也早就想開了,我說的是另外一件事。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知識越來越多,學科分得越來越細。在古希臘時代,有許多學者在幾乎所有學科都有杰出建樹,他們的名字事跡姐姐你也知道,我就不提了;
然而到了羅馬時代,這樣的全能型學者就減少了許多;到了近代,全能型學者更是變成鳳毛麟角。”
“這不是現代人比古代人笨,而是現代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想要進入前沿研究,就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前人已經探索明白的所有內容。
可是這個巨人是在不斷長高長大的,想要爬到他的肩膀上,看到更遠的風景,花費的時間精力越來越多。
也許終有一天,人類就算窮盡一生精力,也無法攀爬到巨人的肩膀上。”
“如果真有這一天,人類文明就要死了!”
“姐姐,你知道嗎,看到那些小寶貝產生心靈感應的明確證據,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什么?”
“那是人類的希望——一個人來不及學習的內容,二百個人呢?如果他們學到的知識可以通過心靈感應實時共享,他們會變成什么樣子?”
“有柳生元和的干細胞在手,這樣的人,我們可以克隆出兩千個、兩萬個、二十萬個!”
“現在的問題是,作為干細胞來源的主體,柳生元和是不是能夠感應到這些克隆體,如果能感應到,他又能夠影響這些克隆體到什么程度?”
薇薇安坐起身來,望著嘉妮特,等待她的決定。
“這么說來,這個實驗確有必要,但是我們要做得委婉一點,我可不想破壞了柳生元和與我們的良好關系。”嘉妮特想了想,說。
“放心,我們又不會請他來這里,只是轉移一個孤立樣本到他附近,看看是否會引起他的心靈感應。”薇薇安精神一振,提出一個方案。
“假如他真的能夠產生感應,你準備如何做呢?”
“當然是邀請他一起加入研究了!”薇薇安理直氣壯的說。
“萬一他對此感到憤怒呢?他可能已經成為東方傳說中的仙人,這樣的人,憤怒起來絕不是容易應付的。”
“切,姐姐,你沒仔細看過上次那個柳生元和列出的實驗設備需求清單吧?
根據這份清單來看,他分明就是要做人體組織克隆實驗,只不過他走的實驗路線是錯誤的,這條路我早就走過了、走不通!
這樣的人,能遇到這種好事高興都來不及,哪里會有什么憤怒?
要不是當初我們的干細胞組織活力達不到要求,我早就克隆咱們來做實驗了,這種好事還輪得到他?”
薇薇安一臉認真的說。對于某些研究者來說,思維方式往往與常人頗有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