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生元和原本覺得自己有了幾百、甚至上千分身,那無論做什么研究、學習都應該夠用了。
可是,真正掉進科研這個大坑里他才發現,這點人手哪夠用啊?
對人體方面的研究還好,柳生元和自己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頂級大拿,加上一些分身的輔助,對于人體結構組成、外科手術、藥物/化合物對人體的刺激、電解質補償等等,有那么七八十個分身和他一起研究也就夠了。
可是,深入到人體的基因層次研究,這點人手就明顯不夠。
是為了搞清楚人體基因中的含有大量的冗余遺傳信息到底都表達了什么,柳生元和對地球上出現過的生物基因信息進行了大量提取,然后通過超級計算機比對,分析這些基因冗余信息到底有什么意義。
要不是人體基因組工程已經完成,柳生元和可以直接調取世界衛生組織牽頭,全世界共同協作的人體基因組資料,他這份工作的繁重簡直可以讓任何人絕望。
這還只是柳生元和開展的重點研究項目之一。
其他方面,包括不同生物的基因構成與器官發育之間的特定關系;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不同基因表達;不同生物體內的類似功能性組織是否可以共生、互換、等同替代?
如何剪輯不同基因模板,拼湊出滿足特定要求的動物(定制寵物、復活恐龍)、植物(抗旱水稻、沙漠植被)等等等等,各種研究無不是讓人耗費一生精力才能有所進展。
這還只是柳生元和研究項目中的一小部分,其他諸如空間物理、生物納米材料、反重力研究與空間層次結構分析、能量物質化和物質能量化、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量子/光子/生物計算機研發等等等等,這三年來柳生元和均有所涉獵。
這短短三年,借助幾乎無上限的研究經費、世界上第一層次權限的資料調閱權限、上千顆分身的大腦組成的大腦局域網,以及柳生元和作弊一般的感知能力,柳生元和的知識儲備與研究進度,都有了飛躍一般的進展。
可以這樣說,有了這三年時光的積累,柳生元和也許還不能成為世界上最強的科學家;但是他的知識儲備量絕對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人。
隨著時間推移,柳生元和的大量分身依然在不斷成長,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上最淵博的人’稱號簡直非他莫屬。
然而,隨著柳生元和學習、研究工作的深入,為了解決出現的問題,他發現自己接觸到的科學領域越來越多、知識需求量更是成幾何級數上漲,這種需求量增加的速度,甚至已經超過寧靜之湖為他生產克隆分身的速度。
這還只是一個小問題,大問題是柳生元和發現,自己擁有上千顆腦袋,但是卻沒有上千人的創意,也許是因為這么多腦袋是同一個意識體,在計算和記憶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創意/腦洞方面,只好說是差強人意。
萊拉妮的阿姨,薇薇安*伊莉雅曾經對柳生元和說過她的一個觀點:“人類文明發展是有上限的,這個上限由人類自身的學習能力決定的,當人類積累的知識數量超出人類的學習能力以后,后人就無法再推陳出新。”
但是在柳生元和看來,這種論斷也許有道理,但是至少在現階段屬于扯淡。
現在人類積累的知識,還遠遠沒有達到人類的上限呢,之所以科研顯得有些困難,完全是科學家太少的緣故。
在柳生元和看來,應該讓全世界的人,都來參與科研探索——實在不成材的,也可以幫忙出些餿點子嘛,畢竟人類的想象力天馬行空,是任何計算機都無法取代的。
在科學研究進入死胡同的時候,一個開創性的想法要比什么都重要!
所謂‘人人如龍’,對柳生元和來說,那就是指每個人都有做研究的能力和自由!
研究的人多了,想法才會多!
這幾年來,柳生元和不但不停的催促寧靜之湖幫忙繼續生產克隆人分身,甚至他自己在金鰲島,也秘密開辟了專門生產自己克隆人分身的私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