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走進辦公室,手里的電腦板就自動連接信息接口,在領導桌面上彈出一塊全息屏幕,將他要報告的內容顯示出來。
“哦,報告出來了,結論是什么?”
“我們的結論是,金鰲島目前正在展開建立在生化工程的大規模應用,至少在兩年前開始,人工智能實際上已經在金鰲島上大規模展開應用了。”
“從兩年前開始,金鰲島就減少了對外招收實驗操作人員數量,那里的實驗室操作開始自動化改造,只是當時這件事沒有引起重視,只以為是那位展開的研究項目已經完成,并沒有展開新研究項目,至于實驗室自動化改造,各大實驗室都有這個趨勢,當時沒有引起重視。
但是從現在看來,結合日本以柳生財團為技術提供方,建立的未來機器人株式會社推出的人工智能產品,我們認為應該在兩年前,金鰲島上就研究出了第一個人工智能產品。”
“那么金鰲島在大規模應用生化工程技術的根據呢?”
“金鰲島這兩年采購的各項原材料,大部分都是培養基原料,其數量之大已經不能用實驗室研究來解釋,除了生化技術已經進入大規模實質化應用階段,我們沒有其他解釋。”
桌面上空各種動態圖像一一顯示,其中就包括柳生家作為吉祥物的那頭白鹿。
現在三維投影技術在世界上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能隨身攜帶的便攜化三維投影設備還沒人研發出來,但是在研究所、辦公室里,中小型三維投影設備雖然價格不菲,卻也不是什么稀奇東西了。
現在,在領導桌面上就自動生成了一張五年來,金鰲島采購不同原材料數量的曲線圖,而在另一側,則生成了一張培養基的材料比例餅圖。
從兩者圖形比對可以看出,雖然數據上略有出入,但金鰲島采購的各種原材料的比例基本上與培養基材料比例相符合。
“那么以你看,金鰲島到底展開了什么項目,需要這么多的原材料?還有,這么多原材料采購進去,他們的產品在哪里?”
“目前金鰲島只出不進,我們的人很難安排。當初建設金鰲島研究院的時候為了環境美觀,大部分研究實驗室都建在地下,所以想要通過衛星監控都沒有辦法。
因此,由于情報不足,目前還無法判斷金鰲島具體展開了什么項目,而且金鰲島只是采購原材料,并未對外提供任何產品。”
隨著中年人手指滑動,一項項結論一一滑過,展示在領導面前。
“——唔,當初建設金鰲島研究院的時候,將主體研究所建筑建設在地下,是誰提出的設計方案?”
領導皺了皺眉,要是當年的柳生元和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步,那個年輕人就未免太深謀遠慮了。
“是建筑設計院的王院士,提出這個方案的具體理由是,地表作為生活空間更為舒適,而地下空間相對封閉,作為研究場所更好一些。”
中年人所在部門,主要負責處理金鰲島相關事務,對前因后果了如指掌。
“呵呵,本來以為他不過是千年難出的武道天人,可居然還是一位難得的科學家——這些年來,光是藥物方面的專利授權,他就已經稱得上億萬富翁了吧?”
“是的,根據數據,目前包括我國在內,各國支付的藥物專利授權共計五百七十五項,金額累計大約七千兩百億赤旗幣。”中年人查了查表格統計數據,回答道。
“這么多!短短幾年,他就弄出這么多藥物專利?”
“是的,金鰲島這三年來,平均以每兩天提交一項專利的速度進行研發,從提交專利涉及領域的順序來看,金鰲島已經完成了人體包括腦部在內的全系統圖譜。最近三個月以來,金鰲島沒有提交任何專利申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