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時候領導早已忘記,就是自己在去年年終工作總結會議上點名批評老李,批評的內容就是老李工作效率低,情報檢索速度慢,不能滿足情報實時響應需求,給國安系統的工作拖了后腿。
結果老李下崗接受再培訓,國家另有安排,現在換人工智能上崗了。
————————————
“經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柳生大師是因為不耐煩白天的應酬拜訪,才在半夜跳樓離開京城。”
“哈哈哈哈哈哈,這位柳生大師居然夜跳樓逃跑,這可真是——”
國家領導大笑起來。要知道,柳生元和的赫赫威名是實打實打出來的,他所到之處,就連赤旗政府都要慎重對待,可是如此人物,居然因為害怕與人應酬,連夜跳樓腳底抹油,這可真是天下奇聞。
“好吧好吧,既然他沒有扔掉手機,說明他并不準備私下做些什么,我們也要配合一下,這是我們的貴客嘛。
叫同志們沒事不要去打擾他。當然,必要的時候也要及時為客人解決些小麻煩,別鬧出像高句麗崔家那樣的幺蛾子。你注意安排一下。”
“明白。”國安局的領導轉身出去安排了。
“不喜歡應酬好啊,這個性子好!他要不是這個性子,恐怕還麻煩了。”看著國安局領導轉身離開,國家領導放松的靠在椅背上,自言自語的說。
——————————————
火車一路飛馳,柳生元和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望著窗外飛掠而過的風景。
據說因為高鐵速度太快,所以一直盯著窗外景色的話,會產生頭暈目眩等不適感——不過柳生元和倒也沒有這種感覺。
在京城,當他聽說還有一大波拜訪者正在路上,柳生元和頓時決定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連夜溜之大吉。
至于這會給赤旗方面的工作人員帶來什么麻煩,那就不在柳生大爺的考慮范圍了——那些人是來給他服務的,不是讓他老人家去服務他們的。
赤旗的交通系統大概是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系統。
與花旗和歐盟的發展重心不同,赤旗當年科技相對比較落后,在高精尖的領域里無法和花旗、歐盟競爭,為了快速提升國力,赤旗集中力量發展了基礎重工業。
由于國家政策傾斜,短短三十年,赤旗的重工業躍居世界第一,大量鋼材和重型機械除了銷往世界各地以外,也推動了赤旗國內的基礎建設。
交通體系一直是赤旗重點建設項目,當年還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三十年過去,用各種鐵路、公路和運河連成一片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與科技發展都呈現出顯著的集群效應,遠遠超過交通困難的西部地區。
這也證明了當初赤旗領導人的高瞻遠矚——若要富、先修路。
這句話現在是常識,但是當年,由于建設交通系統的投入巨大而獲益微薄,推行政策的阻力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正確的道路并不一定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真理從來不是看人多人少。
所以,自己在花旗將要推行的政策,即使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但是為了文明上升的偉大目標,這些政策依然必須推行下去。
至于手段方面,可能就顧不了那么多了。
“你好啊小帥哥,你一個人?到哪一站下車啊?”柳生元和座位對面是一對中年夫婦,開口打斷了柳生元和的思緒。
“我到昆明下車,你們呢?”柳生元和只是厭煩各種應酬,但是和陌生人隨便聊聊天,他倒也不反感。
“巧了,我們也到昆明,你從哪里上車的?”說話的一直是那位中年婦女。
“京城。”